第136章 问得旧汉事,寻来古道名
“安禄山派人来绑我!”
李易本以为,任何消息都不足以动摇心念,可在听得此言后,还是免不了心神动摇!
毕竟这安禄山可是之后祸乱天下的源头!
在李易想来,这位將来的混世魔王,如今应当还在积蓄实力,其一举一动皆有可能是未来祸乱的根子与伏笔,但——
“他无缘无故的,为何要来寻我”
李易眉头紧锁,心中念头电转。
毕竟,若不是自己天外降生,令前身李一起死回生,那这李一在正常的歷史进程中,应当已是身死,等安史之乱爆发时,怕是只剩下坟土一杯了,
怎么可能和安禄山联繫在一起
再联想到自己出山之后的所作所为,看似声势不小,但都在东京洛阳这范畴里打转,哪怕洛阳是大唐的心臟之一,但对於千里之外的边疆,能有多大影响
除了.
“兵策”
“父亲英明!”小倩点了点头,“那安禄山派来的人,就提到了兵策,
还说此事威胁到他们在长安的布局,同时也说您写的兵策非同小可,可能牵扯到胡汉气运什么的,是安禄山幕僚中的什么道人建议,將您擒拿,带去北疆!总之,这廝不安好心!”
顿了顿,她问道:”“可要让女儿派人將人抓起来”
“抓”李易忽的转过念头来,“为何要抓这可是个好机会。”
“什么机会”
李易笑了起来:“观察的机会,毕竟安禄山远在边疆,就算有心了解,
在如今这个情况下,也难以触及,他既然派人过来,不正好是送情报给我”
紧接著,他就吩咐起来:“先让人搜集这安禄山所派之人的情报、言行,整理成册,每日记录,不要干涉。至於其他人,也只是適当了解就是,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整顿广异楼的人手,这势力不是多就好,若不掌控,那是太阿倒持。”
“女儿明白了。”小倩一一记下,最后又问:“父亲可还有其他事吩咐”
想了想,李易又道:“对了,除此之外,派些人去打探一人生平。”
小倩问道:“谁”
“阴玄机,她年岁不小,在城中经营著一座鸣鼎楼。”李易隨后將自己掌握的一些信息告知,最后嘱咐道:“莫要直接围绕鸣鼎楼打探,那位阴婆婆手段不少,很容易察觉,只需要循著其名,去搜集曾经的事跡就可以,无论多么离谱、夸张,都要一一记录,告知於我。不过,这事只需顺带著做,
没有必要太过著紧,还是以整顿广异楼为主!”
“得令!父亲,您就等著女儿的好消息吧!”
等小倩化为一道虹光离去,李易却见玉龙欲言又止,就道:“有话就说,我这里没有那么多的规矩。”
玉龙便道:“这阴玄机之事,小龙是知道的呀!您为何不直接问我呢”
李易一愣,隨即恍然,不由失笑。
“是了,那阴婆婆既与罗道长有旧,你又与罗道长关联,自是知道的!
我这是一时限於知见障、灯下黑,捨近求远了。”
他倒是没有再唤回小倩,撤回命令,而是顺势就问起玉龙。
“阴玄机乃汉家残部之后,据说祖上是后汉光武皇帝的阴皇后!“玉龙言语中藏有曦嘘,“当年小龙肉身损毁,范长生为將小龙的魂魄留驻,铸入此印,就曾有汉家残部之人相助,这一支势力自来与蜀中关係密切,阴玄机与老祖还是同门出身!”
“居然牵扯到汉室后人”
李易知道玉龙口中的老祖就是罗公远,回忆起罗道人见阴婆婆时一口一个师姐,心中瞭然,只是两人的关係显然没那么简单,否则那枚外丹不会被阴玄机扣住!
一念至此,他看著玉龙,道:“你果然知道不少,我给你安排个任务,
且將阴婆婆的有名生平写下来,尤其是与她所修功法相关的要著重记录。”
“这—.”玉龙看了看自己两条小短手,犹豫片刻,就忙不迭应下,隨即艰难挪动,寻了根笔,忙碌起来。
李易也不多问,转头看向满屋子的藏书,嘆了口气。
“书虽多,却无法转化为书籤啊。”
这建勛垫的藏书,在之前李易凝聚《师徒传》、巩固心中神的时候,其精髓就尽数都被吸纳,如今都化作李易的底蕴,即便通读了內容,也无法转变为书籤。
“只能等那几位垫中儒者,按照约定,將他们的藏书送来,让我品鑑品鑑了。”
回想起之前在圣贤泥塑前,与杜久等人的交谈,李易安下心来,静静等待。
期间,他又看向了书房一角,一处暗格所在。
那里放著一节朽木。
当初,正是玉刀刺木,才开启了儒道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