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巧思筹谋似罗綺,妙心算计如嫁衣
苏玉衣与自家婢女一路疾行,等赶到塾学的时候,李易正站在学舍外面,看看老儒杜久给一眾学生讲学。
“不好!”
她一见这场面,就暗道一声不好,因为知道这位杜老夫子平日教书时,
最是不喜有人旁听,甚至连苏玉衣旁听时,都不给好脸色,更曾当面斥责过旁听之人。
“糟了!”连婢女绣铃一见这场景,都低声惊语:“那位该不会就是李去疾、李公子吧我记得先前有几位郎君,在旁不告而听,都被杜老夫子训斥了,说什么,若要听,便当正身肃容,仔细听讲,不该起巡览之心!咱们这位李郎君,不是已经触了忌讳吗”
苏玉衣也是一般念头,便想看先过去通融,她虽想要借李易的外门小、外行本质,来让塾学进一步衰落,却不打算一开始就让李易与四师对立,若从一开始就站不稳脚,很容易就会被架空和排斥出去,后面的图谋也就难以为继了。
“此人有学宫背景,被两位宿老看重、支持,偏生又有许多缺陷,下次想要找到这样的人可不容易!”
这么想著,她上前一步,就打算过去就居中缓和,顺带著將李易带著离开垫学,结果几步之后,却发现那杜老夫子的脸上,並无之前见人轻挑旁观时的恼怒与厌恶,虽时不时的撇向李易一眼,但眼中透露出的,更多是忌惮与谨慎,甚至藉助自己的天赋能力,苏玉衣隱隱能从杜久身上捕捉到几分戒备与尊重之意。
这是怎么回事
她陡然停下脚步,察觉到一丝不对劲的地方,没有贸然打断杜久讲课。
而苏玉衣这一等,一直等到杜久的课讲完,跟著她又见到了其他两位宿儒,陈芮与刘象,进一步察觉到了诡异之处。
这两位宿儒面对李易之时,模样同样有些古怪,这一点,婢女绣铃同样发现了。
“小姐,”她小声说著:“几位老先生今日都有些奇怪。”
苏玉衣看了她一眼,道:“哪里奇怪。”
“小姐没发现吗”绣铃说著,便说著:“杜先生上课时並未借题发挥,似对之前几位公子那般声討李郎君,而陈先生、刘先生也没有如之前面对几位青年郎君时那般言语尖锐,我听他们与李郎君说话时的神態语气,居然有几分克制,每一句话似乎都在斟酌,显得——.显得———“
“显得谨小慎微。”苏玉衣替她说了出来。
“是的!”绣铃马上明白过来,“原来小姐你看出来了。”
苏玉衣点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她很清楚,绣铃虽与自己情同姐妹,
但到底是婢女出身,对於察言观色颇为擅长,能察觉到几位先生的变化並不意外,但真正古怪的,是几位先生为何对李易会这般態度。
“李去疾书法不错,写了兵策,但名声未起,几位先生埋首教书,人脉圈子里,理应还不曾接到消息,在他们眼中,这李去疾与先前我带过来试探的几人,理应没有区別———在我来之前,发生了什么”
她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
同意李去疾成为山长,是觉得他有搞垮一个垫学的本事,可如果此人真是深藏不露,第一次登门,就能震和折服几位老儒,那自己岂不是自掘坟墓
“我是要让建勛垫自然而然、不落人口实、不被学宫垢病的衰败、瓦解,可不是要寻个身怀绝技的英才力挽狂澜!”
一念至此,苏玉衣逐渐不安,继而改变了打算,没有主动出面调解,甚至等李易与几位宿儒说了些场面话后,也只是简单上前问候。
“听闻李郎君来了垫学,特意过来看看,如何可有什么指教”她问了两句后,试探性的道:“说起来,郎君今日何故来垫”
“苏娘子这话说的,我既为此塾山长,过来看看,本是应有之意。”李易笑了起来,眉眼中都是满意之意,“建勛塾好啊,处处都好,当一切如旧,我哪有什么指教的地方”
苏玉衣一听这话,心往下沉,心想著,李易今日莫非已受挫,失了锐气,真要一切照旧,自己的图谋哪里还有机会
因摸不到李易的心意,她一时也没有了虚与委蛇的兴致,简单几句后,
便送別了李易,然后迫不及待的寻著自己人,了解今日的情况。
“你选的这个山长,不简单啊!”
很快,她就从健硕汉子口中得知了大概情况,知道李易今日的自的,其实是藏书之地!
“藏书”
她心中一动,想到父亲去世时,有有如谜语的只言片语留下,似乎暗示藏书屋中有隱秘。
“莫非李去疾实是奔看这藏书而来他其实担负看学宫交託的任务”
越想,苏玉衣越是不安,但等她问了几句后,又鬆了口气,就道:“楚师兄,按看你的说法,李去疾其实是性命双修、且造谐很深的修土,他在藏书之地中似是藉助儒门典籍修行,並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