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真是可惜了,荣国府三个姑娘呢,刚来你就走,你回来人家走了,就这么白白放过,岂不是恼恨欲死”妙玉继续傲娇。
“说人话!”林锐没好气的晃晃巴掌。
“你没看出来夫人的意思吗”妙玉这才老实。
“什么意思”林锐一愣。
“她已明白你对贾家的態度,也清楚你看不上二房的凤凰蛋甚至是大房的璉二爷,这才拉来姑娘弥补。”妙玉的语气很古怪,“横竖你这毛病重,多一个少一个无所谓。”
“少胡说!”林锐象徵性的挥手抽在某处柔软。
“你不知道吗”妙玉懒懒的依偎在他身侧,抓住邢岫烟的縴手把玩起来,“本朝以『重兴汉唐』为立国根基,许多方面都会故意强调,比如尺寸斤两甚至文武百官的名號等等。”
林锐当然知道这些。
大周立国不算太正,但好歹不至於像两宋那样,背著个“欺负孤儿寡母”的名声,为了不在史书上留下什么难看的污点,就刻意强调合法性,特別是表面工作,確实做的很明显。
比如,度量单位上多向汉制看齐。
又比如朝廷官职的设置,大周总体以明制为主,但为了显示汉唐之风,故意在名称上引用两朝,比如兰台寺、节度使等等,虽然仅仅作为加衔或是雅称,並不怎么实用,表面上却很好看。
像是王子腾原本的“京营节度使”,正式称呼为“提督京畿各军总兵官”,与其他各省的最高军事长官一样,都是正三品的实职。
“总兵”这一称呼很泛,等级不一,“提督江南各军总兵官”就是“江南提督”的全称,算上加衔为正二品,位在实职正二品的巡抚之下(以文辖武),一般省份算上加衔才从二品。
但称呼相当的“镇江总兵”却是正四品,“宣府总兵”从三品。
再往上还有正二品乃至从一品的各种武职名头,位同朝廷阁老(尚书正二品、算上加衔从一品),但基本都是加衔,比如驃骑將军、龙虎將军、光禄大夫等等。
至於王子腾的“九省都检点”,从二品官职不假,却只是临时差遣,他的目的应该是同样从二品的实缺“九省统制”,顾名思义,可以统领九边防务。
问题是,这个职务仅在太宗初期时设过,太上皇登基就空掛了。
王子腾绝对不可能等到牛继宗致仕后接任尚书,再加上不明原因的主动离开朝堂、跑到九边做个虚职,考虑到他的野心,大概率是想看看能否另开一条路。
可惜,时代变了,都不用说別的,宣府镇的北静王府和山海关的东平王府会搭理吗如果管不到这两个地方,所谓的“九边”还剩下什么
至於兰台寺大夫,其实是正四品加衔,与僉都御史平级。
但还是不对。
“你到底什么意思”他没明白大傲娇到底在说什么。
“你光想著朝堂上的拉扯,却忘了后宅的事情吗”妙玉似笑非笑的伸出縴手,在他胸口画圈圈,“你和林妹妹良缘早定,自然不方便再迎娶贾家的女儿,却还有『媵妾』的古礼呢!”
林锐表情一僵。
连带著“女骑士”邢岫烟都停下来,难以置信的看看大傲娇。
“姐姐是不是想多了”她无力的伏在某人胸口,“贾家——”
“没落世家罢了,京城多的是,值什么”妙玉没当回事,“看他们现在的样子,再想想当初的『一门双国公、武勛第一家』,谁不得感慨几句
四王、八公、十二侯,大周朝三岁孩童都知道,如今只经歷过太祖、太宗、太上皇和陛下四朝,区区几十年光景,有多少已经只剩下一个名头,实际上连个能上朝的正经主子都没有”
林锐表情一动,知道她说的没错。
四王世镇边疆、实际上有封地,这里可以先不提,八公的另外六家好歹还有官职实权,十二侯却已经败落大半,目前只剩下景田侯府、平原侯府和襄阳侯府三家撑下来。
史家的“保龄侯”也是十二侯之一,忠靖侯不是,但都是空衔。
这还是整个大周勛贵中最核心的家族,那些伯、子、男呢还有名號的就剩下锦乡伯府韩家,其余的要么和贾家一样,关起门来自说自话,要么顶个千户、指挥使之类卫所世职勉强维持。
比如“中山狼”孙家的孙绍祖。
自己败落成这副鸟样,也別怪人家文官逐渐起势,一步步占据了朝堂最核心的位置,因为谁都明白,血脉传承永远別指望和全天下选拔拼成材率。
这也是林锐最初想走文官路线的原因,问题是人家不要。
“就算如此,贾家也不至於答应什么『媵妾』吧”就在他想三想四的工夫,邢岫烟勉强恢復不少神志,“好端端的正经公府出身姑娘家,若是当真如此,脸面还要不要了”
“我的傻妹妹,你只顾著什么『国公府』,却忘了出身上还有嫡庶之別吗”妙玉想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