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他而言,一套太阳能充电装置,加上手机以及充电宝,用来换《兰亭集序》实在是赚大发了。
毕竟这一套装备,才价值几何《兰亭集序》那可是千金难换。
辩才的想法与李承乾如出一辙。
一方面他手中有百部佛经,这对於永欣寺来说,乃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另一方面,太子殿下也说了,会拿来一模一样的字帖给他,也不算將智永师傅的传承断绝。
喜悦持续了片刻,辩才想起了他来见太子殿下的第二个目的。
“太子殿下,贫僧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太子殿下能够为贫僧解答。”
“辩才大师请讲,孤一定知无不言。”
“殿下,手机中的那些佛经,曾经多次提到一个人的名字,其名为玄奘,不知他身份为何,我能否与之见上一面。”
在辩才看到佛经上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已经向开国县公虞世南进行过问询了。
但是很可惜,即使虞世南身为开国县公,也未曾听过玄奘之名。
因而,他这才来到此地,向这些佛经的提供者太子殿下进行问询。
“玄奘吗”
李承乾面露难色,嘀喃自语道。
他早些时候,就在店家那听说过这个名字,並且也想询问过玄奘的事跡。
但是玄奘早在贞观三年,便从长安出发,前往了天竺求取佛经,如今的玄奘,应该还待在天丛。
而如果按照歷史发展的话,玄奘恐怕还需要八年的时间,才会返回大唐。
所以——
辩才想要见玄奘一面的想法恐怕要泡汤了。
“辩才大师,如你所想,玄奘乃是一位僧人,至於你想与他见面一事,恐怕不能如你所愿了。”
面露难色的李承乾,加之刚刚李承乾所说的话语,使辩才的心中,升起了一股不妙的感觉。
“太子殿下,难不成玄奘大师已经圆寂了吗。”
“啊这.—”
李承乾没想到,眼前的辩才似乎有点想茬了。
“这倒不是,因为这位玄奘大师前往了佛教的发源地天竺,恐怕需要过些时日才能回来。”
虞世南有些意外地看了李承乾一眼。
这位玄奘大师前往天竺他怎么没有在朝中获得此类的消息啊。
如此阵仗,好列应该有些消息传出吧。
奇了怪了
难不成是他离开的这两月发生的。
与一脸疑惑的虞世南相比,辩才则显得一脸惊讶。
前往佛教的发源地天竺。
果然,这位玄奘大师非一般人!
“那以太子殿下之见,玄奘大师大概多久返回”
辩才素知天竺之远,加之他也並未前往过天竺,自然无法得知具体行程,只能向李承乾打听。
“大约七八年。”
“七八年—”
辩才有些恍惚。
他现在已经是六十余岁的年纪了,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见到玄奘大师。
不过,他依然双手合十,向李承乾表达了感谢。
“多谢太子殿下为贫僧解惑。”
之后,就没有什么事了。
李承乾在虞世南与辩才等待的间隙,吩咐宫人,將辩才所需要的物资全部搬到马车之上。
而他,则趁此机会,將《兰亭集序》复製一份,交到了辩才的手中。
晚些时候,虞世南与辩才双双离去,
傍晚时分,虞世南坐著马车,回到自己的宅邸。
就在这时,虞世南看到,有一人,正从他的宅邸中走出。
这人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好友褚亮之子,目前担任起居郎一职的他的学生,褚遂良。
看到熟悉的马车,褚遂良赶忙来到了马车前。
“是老师吗”
因为虞世南与褚遂良父亲褚亮的关係,使得褚遂良很小的时候,就拜虞世南为师,跟隨著虞世南学习书法,所以褚遂良都是以老师称呼虞世南。
虞世南掀开车前的帷幅,从车上缓缓地走下。
“登善(褚遂良),你今日怎么来了”
褚遂良拱手道。
“老师,其实最近这几日,我每日都前来。”
“哦,难不成是有著要事”
“老师,也谈不上要事,就是想问问,关於父亲从老师那带回来的字帖一事。”
“字帖”
虞世南想起来了,在他出发前,褚遂良的父亲褚亮曾经来到他这,並且拿了些字帖回去,带给褚遂良。
“登善,不知关於字帖,你有何想问的”
“老师,我想问问,关於那字帖上的名字,诸如顏真卿,苏軾等人—这段时间,我也曾找过欧阳叔父,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