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章惊离去。
这也是赵煦第一次完全靠他自己回到北宋,因而,回到北宋后的第一时间,还在左右观望。
不过,他很快就確定了他的位置。
正是李格非府邸中的书房。
当日,其实他是想直接从院子直接前往后世的,不过,李格非考虑到一系列的影响,便將前往后世的地点,安排在了书房当中。
与此同时,在书房中办公的李格非,见到赵煦出现,立刻站起身,迎了上去。
“臣李格非见过官家。”
回想起昨日所发生的一切,现在的李格非还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官家昨日竟然想要娶清照为后根据礼法来说,这確实是可行的。
官家先前其实是有后的,其姓孟,乃是早年间高太后为官家立的皇后。
只不过因为官家和太后的衝突,在官家亲政后,孟皇后便被废点,安置在瑶华宫。
而清照如果答应的话,那可以直接成为大宋的皇后。
不过,身为清照的父亲,自然再次將选择的权利交到了女儿的手中。
与他料想的那般,女儿直接了当地拒绝了官家。
不过好在,官家並未將这件事放在心上,
“爱卿,无需多礼,此番你有大功。一是献上亩產千斤的作物,二是因为多亏了爱卿你的女儿,我才能知晓后世以及南宋之事。
如此功劳,我欲將你提拔为礼部尚书,爱卿你意下如何”
章悍倒是神色平静地看向李格非。
凭藉著李格非的这一系列的功绩,他確实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升迁,
不过,章还是有些意外。
从七品的礼部员外郎,直接干到三品礼部尚书,这升迁速度,他可真没见过。
而且,礼部虽然听上平平无奇,仅仅是负责大宋的礼仪祭祀朝会宴享外交之事。
但是,礼部可还有著一项至关重要的职能。
举行三年一次的科举。
这就使得,礼部的位置,仅次於负责官员升迁的吏部,以及负责全国財政的户部。
礼部尚书一职,自然也属於位高权重。
当然,还有一点。
李格非的老师,苏軾,曾经也担任过礼部尚书一职。
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继承衣钵了。
如此看来,李格非是要飞黄腾达了。
最起码,在官家一朝,是这样的。
李格非在听到官家对他的升迁后,也是一愣。
毫无疑问,这对於他而言,简直是一个巨大的升迁,
他现在的官职,乃是礼部员外郎,是七品官。
他的上面,还有著郎中,侍郎等官职,之后,才到掌管礼部的礼部尚书。
而礼部尚书,是正三品。
可以这么说,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礼部员外郎,一跃升迁为站在大宋顶端的人物。
说实话,李格非不激动那是假的。
但是,他的激动转瞬即逝。
虽然官职的升迁是一件极大的好事,但是他先前,仅仅是礼部的一个员外郎。
突然被提拔到礼部尚书的位置,他可没有相关的经验。
一旦做错事,认罚倒没什么,只怕会辜负官家的期望。
“官家,臣如今仅是七品员外郎,一跃成为礼部尚书,恐不能胜任。”
“嗯,爱卿所担心的確实是有点道理,这样吧,慢慢来,先升迁到礼部郎中,逐步熟悉礼部的工作,然后再升迁。”
章惊的神色终於有所动容了。
他没想到官家竟然做到了如此的地步,甚至將李格非將来的升迁道路都安排好了。
那李格非真可谓是扶摇直上了。
直接升迁和慢慢升迁的性质,可不一样。
章此刻甚至有些羡慕李格非,羡慕他有一个好女儿。
可以说,李格非能够如此,和他的女儿可脱不开关係。
想当初,他歷经宦海,几经贬滴,这才坐上了尚书左僕射的位置。
与李格非的升迁相比,简直是不值一提。
想到这,章有些释怀地摇了摇头。
元符二年,端王府,书房。
端王赵信的书房,可以说,是大宋文士趋之若鶩的场所。
不仅摆放著端王赵估这些年间所收藏的各类字画,还有著端王赵估他自己这些年来的作品。
而这些作品,如果流落在外面,势必会引起文人的哄抢。
此时,端王赵信並没有像往常那般,在他的那张画案之后进行绘画,而是半蹲在书房的门口,
看著门口一个燃烧的火盆证证出神。
赵信的这一行为,自然贏得了府中诸人的小声议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