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三大將到来
农家乐中。
宋应星看著石桌上摆放的物件,用不確定的语气对著面前的张泊说道。
“店家,这就是你口中所说的凸透镜吗”
“是的,宋叔,不过,大明应该是不叫这个名,好像是叫什么(ai)键(dai)吧“没错,在大明,它確实叫这个名字,不过,此物的歷史,要追溯到北宋时期了,我万万没想到,其竟然是製作望远镜的主要材料之一。”
宋应星说完,脸上难免浮现出一抹失落。
北宋到明末,六百年的时间,竟没有一人能够发现凸透镜除了放大字体外的其他用法致使如今大明的第一只望远镜是泰西人利竇玛所带来的。
宋应星的扼腕嘆息只持续了一会,心態便又恢復如常。
他现在可要好好研究店家所说的理学,光是物理中的一个透镜就有如此学问,那其他科目的学问肯定非同凡响。
在宋应星拿起桌上的凹凸透镜反覆试验之际,一声呼唤,令得张泊转过头去。
“店家。”
来者乃是李承乾。
行至石桌旁边,李承乾就见到一位颇为眼熟之人,虽然他与此人之前没有什么交集,
但是现在的他已经可以大概说出面前人的名字了。
“店家,这莫不是明末宋应星,宋长庚。”
他一开始也是从刘备那了解到这人的名號,经过上次明初与明末的见面,他也算正式確认了眼前之人就是宋应星。
宋应星放下了手中的透镜,好奇地目光打量著眼前的这位年轻人。
他之前看著此人是和太子朱標一起过来的,以为他是明初之人,现在看来,似乎不是这么回事。
“店家,这位是”
“大唐李承乾,字高明。”
宋应星当即张大了嘴巴。
“你是—
李承乾一个手势,示意宋应星打住。
和大唐后面的朝代打交道就是麻烦,只要说出名字,他们直接就能够知晓他的身份。
“长庚,你认错了。”
宋应星面对著李承乾的否认,也是闭口不言。
他刚刚可是什么话都没说,就被对方矢口否认。
也就是说,对方確实是废太子李承乾。
至於为什么不承认。
宋应星也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就不是他该关心的了。
想到此处,宋应星便又低头开始研究起手中的透镜。
“高明,不知为何回去后不久,就又来到我这。”
“店家,我此行回去,效仿了明朝朱標,缓和了一部分兄弟间的关係,另外,还见了我之前与你提到的孙思邈一面,並答应其会將他带来后世一趟。”
药王孙思邈!
宋应星猛然抬起头,看向李承乾。
看著宋应星如此大的动作,李承乾开口询问道。
“长庚,莫非你也听说过孙思邈的大名。”
宋应星点了点头,算是回应李承乾的问题。
药王孙思邈,名气非同凡响,
不仅是因为其卓越的医学贡献,而且最令宋应星动容的是,药王孙思邈活了足足一百二十五岁。
这么一位活神仙一般人物,他也想见见看。
至於张泊,在听到李承乾说將孙思邈也带来后世之后,脸上也露出了些许感嘆。
没想到李承乾的动作这么迅速,回去之后直接邀请孙思邈,丝毫不拖泥带水。
“话说,店家,不知刘备最近有没有来过。”
“並没有。”
根据张泊的估计,这一世刘备跑路应该游刃有余,没有来此,只能说明他还没有达到江夏。
“唉,看起来,孙真人只怕需要再等一些时日了。”
“高明,你的意思是將孙真人带去东汉时期是吧。”
不得不说,李承乾真是一个人才。
竟有如此天才的想法。
也是,唐朝的孙思邈加上东汉时期的张仲景与华佗,加之后世的一系列医学书籍与器械。
將东汉末年以及三国的医学水平提上好几个台阶不是问题。
“没错,不过,既然刘备没来,那我也只好再等等了。”
李承乾说完,將目光投向石桌上的果盘。
在李承乾大快朵颐的同时,明初一行人也来了。
除了朱標朱棣这两人已经见过面的人。
还有三位陌生的面孔。
虽然张泊並不认识他们,但是也能从他们的身形外貌中推理出个大概。
朱標见到李承乾也在此地,也是颇为意外。
不过,他可没有忘记此行的自的,还是先干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