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朝食后,祖阳与武鸣一起去了洛阳。
交谈得知,王衍本是要遣管事来邀他,不过刚好武鸣在场,就自己把这个活揽了过去。
看得出,话癆兄上进之心是很强烈的。
王衍既然相召,祖阳自是要去的。他现在辈分低、资歷浅,没本钱拿捏架子。
一路上,武鸣都在向祖阳介绍著昨日他与王衍的对答。
什么“虚舟不系,隨波自远。然无楫之桴,终溺於有。”
什么“云散太虚方见月,器破混沌始知空。”
武鸣念叨著玄乎抽象的句子,不断感嘆:“王司空確实高论,几句话道尽了这天地宇宙的至理。贤弟可知,我后来又对答了什么”
不等祖阳垫一句,他自顾自道:“我说『闻司空论器,敢问九霄流云可为道乎』就这一句话,惹得司空大加讚嘆,直夸我慧根深厚,乃不可多得的妙才!”
祖阳保持著微笑,任由对方不断自夸,也任由对方不断盛讚王衍,说他如何不愧是当今第一流的大名士。
话癆兄的性格祖阳是知道的,没必要与他爭论什么,听他说痛快了就是最好的相处模式。
保证表情专注的同时,祖阳却是在思索王衍的用意。
那一夜洛阳变动,他代替司马越处置了禁军中一大批潜在反对者,手段算是雷厉风行。与武鸣胡扯这些,真的只是玄谈性起
还是说,王衍有什么其他的目的。要知道,这位老兄是谈玄高手不假,也是第一流的政治投机者。
从司马伦到司马囧,从司马颖到司马越,这位王司空见风使舵却是步步生莲。这等本事,当朝暂时还无人能出其右。
“祖生,小弟真羡慕你啊。”
正思索间,突然听著耳旁话锋一转,武鸣正一脸羡慕的看向祖阳,看得他莫名其妙。
见祖阳还没明白他的意思,武鸣忍不住直拍大腿:“贤弟怎就这般好运气,恰好赶上了南市的变故,竟是帮了鲁公夫人姊妹
“嘖嘖嘖,不消说,这次司空召你过去必是要与你当面致谢。
“贤弟,別想著什么常山国了,你只消应上司空一句,八品京官怕是都不在话下,就此平步青云又有何难”
越是这般说,武鸣就越是羡慕祖阳的运气。
怎么就这么巧那天他也曾在洛阳街头閒逛,若是也往南市走一走,这天大的人情不就落在自己身上了么
还真是时也命也……
祖阳倒是若有所思,难不成王衍相邀的目的真这么简单只是为了当面致谢
不管王衍目的如何,他总是不愿做无效社交的。费了时间精力,就得想著怎么从王衍这多弄些回馈出来。
谢礼呵,多多益善。
他隨口谦逊两句,说著无非是“恰逢其会而已”,隨后又给武鸣吃了颗定心丸,只说常山王待他真挚,他不会动摇,必是要去常山国赴任的。
果然,武鸣遗憾摇头之余,表情不自觉就舒展了开来。既怕兄弟苦,又怕兄弟开路虎,人之常情而已。
说著说著,祖阳询问了武鸣一句“是否有李釗的消息”,对方摇摇头,隨口便揭过了话题。
过浮桥、津阳门、一路並轡,抵达司空府邸前,已是巳时。
武鸣本打算和祖阳一道进门,不过王家管事在他身旁小声提醒了一句,只说今日司空是想私下见见祖阳,未邀旁人。
武鸣却也知趣,只道自己是送祖阳来此的。他和祖阳道別后带著满心遗憾离去,走到街角时还忍不住回头看了看,直到祖阳挺拔的背影进了王家大门。
司空府的青砖墁地在秋阳下泛著光泽,梧桐、银杏、枫树的叶子落了满地,好似为了营造意趣,僕役们刻意未曾打扫。
隨管事穿过三重垂门,祖阳却是並未被引去往书房、厅堂,反倒一路走向了水榭。
祖阳走动时大袖飘飘,带起的风捲起阶前几片银杏。
王衍独坐水榭,手中竹简半卷未展。
他今日未著官服,素色深衣衬得身形愈发清癯,三缕长须修剪得极齐整。
美貌这个词放在男人身上似有些奇怪,放在一个中年男人身上更显得不谐,可偏偏在王衍这里恰如其分。
这位以貌仪著称的名士,连閒坐时都维持著瀟洒、俊朗和不似雕琢的从容。这么看,王景风的容貌多是遗传自这位父亲。
“范阳祖阳,拜见司空。”少年叉手及额,青竹纹的袖缘在石案投下蝶翼般的影。
王衍没有起身,只是抬手虚扶,腕骨从宽袖中探出时竟比案上白瓷还要白上几分:“贤侄不必多礼,小女之事,还要谢过你的,坐,看茶。”
“不过是恰逢其会。”祖阳垂眸避开斜照的日光,自去水榭中的蒲团正坐。
侍女端来漆盘,松烟墨的气息混著茶汤氤氳。祖阳注意到王衍身侧的案头镇纸压著幅宣纸,上面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