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里面还有一个小道观,人跡罕至。
林哲看到这个的时候,心中就是一动,很想去看看。
回到密洞,林哲开出来一颗玉石,刻画一个禹步阵法珠,串在了自己手串。
晚上,林哲拿出手电筒,但是突然发现,自己能清楚的看见外面的路,虚室生明
而且只要保持气息运行,甚至可以看清三十米外松鼠啃过的松果齿痕,也能分辨出山涧里鹅卵石上的石英反光。
这显然不是简单的夜视能力,更像是视锥细胞超极化我重新进化了,反正不会是坏事,对自己点了个赞。
子夜的山风格外锋利,林哲下意识的紧了紧衣服,其实也没有觉得冷。
沟通禹步阵法,气息注入脚下三寸的涌泉,第一步迈出时,世界突然失真。
月光下的枯草像是被拉长的麵条,远处的山脊像波浪般起伏,明明是缓慢的走路,却一步就像跨越了巨大的空间,也不知道別人看起来是什么样还是打开感应,避开人一点吧。
“熟练度0.02%”
这时已经到县誌记载的明代界碑,大概著已经走了五公里,錶针显示才过去五分钟。
也没有多快吗古代还可以当个飞毛腿的传令兵,现代的汽车、火车都比这个快的多,更不用说飞机了。
而且如果遇到上下起伏难走的路段,消耗的能量更多,不过求诸於己的生命层次的提高,还是给人幸福感。
剩下的路程,林哲没有火力全开,自然的使用禹步,体味夜晚的寧静,感觉到前方是军事禁区,没有想著穿行。
而是绕行了一段,大概总共了半个多小时,已经可以远远的看到十三陵了。
月光如水,倾泻在十三陵起伏的山峦间。山脉起伏间,九条龙形地气豌蜓盘旋,最终匯聚於长陵所在的主峰之下。
真是好地方啊,难怪当年选择这里。不过地方再好也没有用,照样扫进了歷史的垃圾堆。
又想了想地图,仔细对了对,发现了资料上的那条小道路,隱藏在一些林木间。
顺著山脊的小路往上走去,大约往上走了几百米,一座依山而建的小型道观出现在眼前。
说是道观,不过是几间小房子,推开半掩的斑驳木门,门轴发出刺耳的哎呀声。
道观前院不大,约三十见方,中央是一口早已千涸的八卦形水池。两侧厢房已经塌大半,唯有正殿保存相对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