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通过离岸公司和教会购买濠江房產
林哲带著阿婉上了二楼,楼梯是雕木製的,扶手被磨得发亮。
二楼有个小阳台,站上去能看到后院那棵粗壮的橄欖树。金牙昌指著树后说:“码头就在那儿,楼下还有个酒窖,后面有条密道一—”
“嗯,先看看码头。阿婉,你留在这边,別过去了,那边冷。”
下了楼,穿过后院,橄欖树下果然藏著一条石砌小道,窄得只能两人並肩走。走了二十米,眼前豁然开朗一一一个坚实的石码头伸入水面。
金牙昌拍拍码头边沿:“退潮也不怕,够深,快艇游艇隨便停。最妙的是,水道那头连著罗沙厅长的地盘,谁敢来翻”
看到林哲心动,金牙昌说道:“怎么样,如果你用美元交易,我再便宜点,3万美元现钞。只要你今天签字,你就马上能成为大西洋贸易公司的董事。”
林哲看著金牙昌,总觉得他有点奇怪。引著他往回走,趁著阳光射过来的时候,林哲巧妙的使用手錶的錶盘反射,和摇晃的树枝,把他催眠了。
“为什么你这么著急出售这套房子。”
“我听说葡国政府打算清理空壳外资公司,所有的外国公司房產都將被充公。”
林哲在往前走一步的时候,用力踩踏了一下树枝,发出声音,金牙昌摇摇头,继续说道:“怎么样非常合適的。”
林哲笑著说道:“这么多现钞我也要准备,嗯,你容我考虑一两天,您把您的电话给我一个,
我考虑后和您说。”
金牙昌也知道不能逼迫的太紧,笑著说道:“不著急,你慢慢考虑,就是这个房子属於稀缺货,小心被別人买走了。”
“房產於我就是缘分,有缘就买,我也不在这边住,就是有时候招待朋友,住国际酒店也很好林哲带著阿婉往回走,问道:“阿婉,你知道哪里有图书馆吗”
“前面就有一个图书馆,我带您过去。”
两人一起走了大概5、600米,就到了一个很新的建筑前面,上面写著“何东图书馆”。
是私人捐献的吗真有钱。
林哲走了进去,就开始四处看了起来。
妈的,很多都是葡文书籍,看不懂。
找了半天,才找到几本关於法律风俗经济有关的英文书籍。
林哲隨意的翻看著,也没有什么有用的地方,但是发现葡萄牙语和英语有不少相近的地方,所以也看了几本葡语的书。
林哲看书的时候,阿婉也在一旁看书,看得出来她很喜欢。中午的时候,阿婉介绍林哲吃了云吞麵和猪扒包,还主动结了帐,林哲也没有和她抢。
下午林哲在法律书架抽出一本《葡萄牙海外省土地法例汇编》(1923年版)。书页间夹著一份手写批註,潦草的葡文旁赫然用英文標註:
“教会慈善信託可代持物业,受益人条款不受国籍限制。(参见1897年仁慈堂案)”
又翻到一册英文版的《濠江天主教会財產登记(1910-1940)》,泛黄的帐本上密密麻麻记录著:
“圣若瑟堂名下,南湾街7號宅院,实际收益权归『广利行』(註:华人商號)“
靠,原来这么办。林哲根据数据,发现每年都要付一部分管理费,管理费还不便宜。还要先给一部分捐献,估计还要做假文件。
妈的,算了,回去找律师想办法。
晚上了,林哲在国际饭店请阿婉吃了一顿大餐,还把自己在港岛机械厂的地址和电话给了她让她以后如果有事情可以打电话到厂里托人找他。
赶在最后一班渡轮,林哲回到酒店的时候都已经十点多了,房间里面打扫的很乾净,也换了床品,应该是阿梅走的时候让客房进行了打扫和更换。而且把自己的衣服都掛好了。
转天早上,林哲在房间里给爱德华打电话,简单说了一下情况,就约著半小时后上楼去聊。
到了爱德华的律师楼,李淑芬看到林哲,开心的笑著说:“郭先生,爱德华先生在办公室等您。”
“谢谢,sophie。“
把情况和爱德华说过之后,爱德华说道:“在濠江,非葡籍人士不得买房。刚才你打电话说过,我就简单调查了一下。
大西洋航运是港岛註册的壳公司,濠江確认它的资產归属,不查股东国籍。公司买房是1876年的事儿,前任主人一一那个里斯本法官一一早把產权绑在公司名下。
只要公司合法,股东是谁,市政厅懒得管。你买下公司,等於拿了房子,根本不用以个人名义登记房產。”
林哲追问:“那市政厅那边会不会卡非葡籍股东”
“不会。股权转让在港岛过文件,濠江这边只认公司章程和资產清单。
我会让人去市政厅和港务局疏通,文件上只写『大西洋航运”换了新东家,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