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厉王的老路。
毕竟他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听着《秦末英雄传》长大的,未来也会成为不错的国君。
于是给刘如意选择葱珩当字,亦是在向刘恒表达暗示。
自己想成为方叔那样的臣子,平生愿景不过是为君王立下功绩,没有想要染指皇位的意思。
陈洛知道刘恒是个聪明人,得知这层意思后,便不会太过为难刘如意。
毕竟代地的战争潜力实在不咋样,刘如意在这儿老老实实地待着,刘恒没有忌惮他的理由,更没有再在以孝为先的大汉,弄一出“兄弟相残”悲剧的理由。
葱珩葱珩。
自己希望刘如意能彻底摆脱原本历史的凄惨结局,成为一块翠绿的玉石,立下属于自己的功业,接着渡过平安的一生。。
此时,刘如意在听到陈洛给自己取的字后,默念几遍后,眼睛一亮。
躬身行礼完,他昂起头来,嘴角微微上扬,轻声说道:“国相,您给如意取的这个字,如意甚至喜欢。”
“喜欢就好。”陈洛点了点头,接着在心里默念,“那也不要辜负了我对你的期许啊。”
接着,他转过身去,躬身向宾客行礼。
按照原本的仪礼流程,应该是对众多宾客的到来表示感谢,接着将他们送出宗庙。
不过陈洛郑重说道:“诸位,你们不少人从远方赶来,很快就要离开代城,之后这段时间里,想聚集像今日这么多德高望重的贤人,恐怕很难。
故而洛现在便有一事想要宣布,希望大家在此做个见证。
那就是殿下已经及冠,从今日之后,便非稚童和少年,乃是成人,于情于理,都该要独立处理政事。
而且这几年来,殿下为政时处理事务颇有条例,让洛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外加洛年岁已高,代地冬日颇为寒冷,身子有些不适应,也是时候离开了。
从明日始,我将还政殿下,将之前大部分的职权移交。
在今岁末,我就会向长安请辞国相之位,回到阳夏,不再留在代地了。”
这话一出,不少人脸上都露出惊愕,尤其是刚刚脸上还洋溢着笑容的刘如意,瞬间凝固了下来。
————
代王十一年,国相洛还政桓王,单车反阳夏,未携布帛一寸、黄金一两,后人观其居,甚朴。
时人盛赞之,言有周公之风,孝文帝数欲征,未果。
后,代王常登高南面而叹。
人皆谓曰:“阳夏远也,王思相矣。”——《史记·代桓王世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