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但先帝的成就与威名,从上古到如今,又有几人能比得上呢?
哪怕齐桓、晋文,亦有不如。
恐怕唯有尧舜禹汤,方可相提并论。
何况您这些年已经做得够好了,田地里的作物欣欣向荣,曾经因为战争流离失所的百姓安居乐业。
您做出的,乃是周成王的功绩啊。”
在安慰他人上,自己是有一套很管用的专门话术。
首先通过对比,将刘盈和齐桓公、晋文公等大佬摆在一条线上。
你看他们都比不上刘邦,那你何必因为不如阿父而自卑呢?
接下来则是夸赞刘盈的优点。
陈洛也没有尬吹,这几年里大汉恢复得越来越好,保持了稳定的局面,的确属于事实。
那么这便是起到了更进一步的效果。
最后回到了他熟悉的“引经据典”环节。
自己将刘盈比作周成王,这是安慰,亦是一种激励。
刘盈侧过身来,郑重地行了一礼说:“感谢姐夫宽慰。”
听完这番话,他顿时感觉心情轻松不少,感觉之前压在身上的那些担子,不再那般沉重。
随着这一路交谈,他们不知不觉已经走近宴会所在的宫殿。
侍从恭敬地将大门推开,两人走入殿内。
虽说刘盈是客,但因为他特殊的身份地位,没有“客随主便”的要求,而且只有等他到来,宴会方才算是正式开始。
按照惯例,刘盈坐到了上首位置,刘如意在他的左手边落座,陈洛则坐在与刘如意对面的位置上,而刘如意的身边跟着刘茹。
除此之外,边上还有三三两两的刘氏宗亲,用于作陪,不过谈论正事的话,这些人肯定插不上话。
在饭菜端上来的等待时间里,刘如意时不时朝刘盈瞥上一眼,眼神里充满好奇。
他的神态和动作都没有经过遮掩,何况吸引到了刘盈注意。
转头望着自己的这个弟弟,刘盈笑着问道:“如意何事?欲要阿兄为你解惑否?”
他们现在属于家宴,没有那么多古板严苛的规矩,就算有规矩,那也大不过上首位置坐着的刘盈。
外加刘如意现在不过十三四岁,尚且是一副懵懂无知的少年郎模样。
那么作为兄长,刘盈觉得自己弟弟需要帮助,怎么能视而不见呢?
顿时,刘如意眼睛一亮。
他抿了抿嘴,接着问道:“敢问阿兄,当年你和项王在万军丛中厮杀,是什么感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