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壶这才想起来,“那当然不是,我叫你过来是有正事儿的。”
“你那个去军中找一找,年纪合適的小伙子,家境可以贫寒,但是不能太过贫寒。”
否则蒋玉蓀带著一大堆嫁妆嫁过去,生活一个天一个地,人容易飘。
“最好是家里哪里有短缺,孩子多,或者无父无母,或者……反正就按照这个要起找,要按照正常来说娶不上媳妇儿的那种。”
“年纪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太小的话就有时间等,坚信自己早晚有一天能娶上老婆,会不甘心娶一个二婚的。
“长相呢!要周正一点,歪瓜裂枣的不要,最好长得好一点。”
“家中婆母要好相处,这一点很重要。”
雍朝重视孝道,如果婆母不好相处,那也倒了霉了。
就和陈玉壶一样,再加上兄弟姐妹多,和林老太一样偏心眼的话,那嫁妆多的蒋玉蓀就更加倒霉了。
林驥越听越糊涂,“你这是要干嘛找女婿呢”
陈玉壶一甩帕子,“找什么女婿,我给你小妾找男人呢!”
林驥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说什么”
陈玉壶又白了他一眼,吵完架真好,可以想瞪他就瞪他。
“就是这么回事儿,你自己去问问蒋玉蓀吧!你们先商量。”
陈玉壶说完了,喝了口茶润润嗓子。
不用她说送客,林驥自己就噔噔噔的朝著秋水堂去了。
林驥一走,剩下两个姨娘闻著味就来了。
“侯爷怎么说的”
陈玉壶看著胡姨娘亮晶晶的眼神,笑了一下,“能怎么说,他什么都没说,往秋水堂去了。”
姨娘还是一样,手里带著绣品,坐在椅子上绣啊绣,突然说了一句:“真羡慕蒋姨娘,她有反悔的机会。”
陈玉壶呛了一口,“你也想再嫁啊”
姨娘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陈玉壶和胡姨娘都眼睛亮晶晶的看著她,等著她回答。
姨娘连忙摆手,红了脸解释,“不是不是,我嫁什么,我就是羡慕她而已。”
“我是个家生子,哪有那样的好运气。”
陈玉壶和胡姨娘都沉默了,林驥这个人最重规矩,又薄倖!
莲跟著他最早,陈玉壶还没过门,她就意外有了第一个孩子,但是林驥不高兴。
伤了他的顏面,也有伤未过门的陈玉壶的脸面。
那个孩子没保住,林驥鬆了一口气,不过从那以后,到底莲的宠爱少了许多。
林驥觉得她诡计多端。
但是怀孕这种事儿,好像莲一个人能怀上似的。
莲成了姨娘这么多年,孩子都俩了,她家人还是没脱奴籍,这很罕见了。
就算不看姨娘的面子上,大家也会看孩子的面上,有个当奴才的外家,不好看不是吗
偏偏林驥就是不同意,说家人浅薄,得势便要猖狂,在府里尚且不安分,出去了更要惹下祸患。
实际上能惹出什么祸来,就是一家子刚脱了奴籍的平民而已。
只是他看不上,不愿意而已。
所以相比之下,还是没有母家的胡姨娘过的更好些,大家都知道侯爷看不上家。
陈玉壶嘆了口气。
她在嘆古代女性的命运。
但是也不耽误她算计,特意和两个姨娘提了一嘴,说她给蒋氏准备了嫁妆。
这就是施恩,既是给蒋氏,她毕竟有子,侯爷也不会看著她光禿禿的出去。
再就是给剩下两位姨娘看。
后来秋水堂具体发生了什么陈玉壶不清楚。
只是当晚蒋姨娘再次来找了陈玉壶,说是她和侯爷已经说好了。
陈玉壶表示自己知道了。
陈玉壶最近其实顾不上蒋玉蓀,她要顾著自己的孩子。
两个读书的,要再去学院,之所以还没去,是因为林清桐要走了,他们想送过清桐之后再回学院。
陈玉壶给林清桐打点行李,一边打点,一边骂他,还试著问过:“能不能不去”
用脚指头想也知道,边关的日子不会好过的。
林清桐那头倔驴又怎么可能为了陈玉壶的一片慈母之心,就放弃自己想要的
蒋玉蓀先回去了,彻底的老实了,老实的好像府里没这个人,一个正眼也不看林驥了。
府里的女人看似挺多,实际上一个爭宠的也没有。
哪怕是从前的蒋姨娘,也是林驥没地方去,才去秋水堂,要说蒋姨娘邀宠,还真没看见过。
可见林驥本身並不太招人待见。
陈玉壶让厨房用新疆烤饢的方式,做了许多大饼,好储存。
还让厨房熬了许多的肉酱和肉乾,知道同行的人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