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萧风吹过,野火撩原 > 第181章 搅动风云

第181章 搅动风云(1 / 2)

萧烈瞬间明朗,“师兄高见。”

他这几天多将思绪放在封野身上,一会思考封野的拜师后续,一会又思考带着封野,两人一同现于人前,该如何规避麻烦?以及万一谈判失败,要如何留好后路?……

人一旦瞻前顾后,思维就容易受限,现在听了诸葛泓晅这番话,脑子转瞬间开拓。

“多谢师兄。”

萧烈是个聪明人,还是个顶聪明的领导人,不仅想到了接下来的对策,还举一反三,预测到了后续的应对之法。

几天后,一则流言悄然流传开来:

【皇上遇刺一事,实乃皇上与丞相共谋之策。

丞相假意把持朝政,皇上佯装危殆,皆为引蛇出洞。

意在将心怀不轨之人一网打尽,以肃朝纲,稳固江山。

与此同时,一条双龙护国的谶语在市井被人们口口相传:

【苍龙起邕水,赤龙出北疆。

双龙护帝阙,紫薇耀东方。

一龙镇山河,一龙守庙堂。

若得双龙会,国祚万年长。

此谶语先是在邕州民间以童谣的形式传唱,后由边境老兵带入京城酒肆;

跟着,太史局一官员出行时,‘意外’现一则古碑残文,意思与该谶语相近;

元宵灯会上,这则谶语以谶谜再次出现。

有文人拿此谶语上法华寺,让了尘大师解签,大师沉吟片刻,提笔写下了四句歇语:

“天机隐现,风云变换;龙蛇起陆,天下大乱。”

文人见状,心中大惊,连忙追问其意。

了尘大师却闭目不语,须臾,才吐出八个字:

“天意难测,顺其自然。”

此后,这则谶语在各地广为流传,朝野上下顿时议论纷纷,一时间都将注意力放在了邕州。

萧烈读完近期的信息汇报,随后将一块陨铁和一则信笺递给影刃:

“将此物交给幽月坊,让月娘按照上面的方法传至边境军中。”

“是。”

影刃接过东西,不敢怠慢,匆匆退出去,在将东西揣进怀中时,不经意看到了陨铁上面纂刻的几个小字:【摄政王印】。

影刃退出去,萧烈又提笔在纸上写下几行字,喊了一声,鬼面应声走进来:“主子。”

萧烈将纸条折进信封:“将这则消息交给风天涯,他看后,自会知道怎么做。”

“是。”

鬼面退出去,屋内只余下萧烈和诸葛泓晅二人。

这几日,一条一条的指令从金风寨传出,小小的字条上,搅动的却是天下风云。

刚才最后那则指令,萧烈没有避诸葛泓晅。

诸葛泓晅看到上面的字,忍不住问:“明昭放出摄政王在沧州的消息,是要就此出世?”

“不错。”

萧烈点头,“如今萧颐已被置于火上炙烤,邕州上下皆被严密监视,我在此时出现,恰好可以分走各方的注意力,他若是个聪明的,就该明白,该往那边靠。”

猎手以猎物的方式出现,才更具迷惑性,才更能出其不意,成功捕获真正的目标。

“只是如此一来,”

诸葛泓晅有些担忧,“你的处境也将更加危险。”

萧烈胸有成竹:“狡兔尚且三窟,何况我还是他们的叔祖宗。”

“现今皇城被丞相把持有如铁桶,萧颐被监控,心有疑虑又举棋不定;挞曼那边,待春回地暖,必会挥军南下。

此时,唯有我的出现才能打破制衡,挞曼也会掂量一二。”

“待皇宫那两位分神沧州,邕州的戒备必会松散,届时我们秘密前往邕州,那时,哪怕萧颐依旧心有疑虑,也不敢轻易动我。”

萧烈端起茶杯,眼里盛的是势在必得的霸气,跟着补了一句:

“那则双龙护国的谶语,便是我送给他的大礼。

但这双龙,外人只以为是萧颐,殊不知,我的阿野,才是另一龙中翘楚。”

诸葛泓晅了然:“明昭妙计。”

——

正月既望,薛冥终于带着长孙儒抵达金风寨。

萧烈携封野亲自相迎。

长孙儒今年刚过花甲之年,出生名门,年少时便连中三元,名震天下。

当年,经朝中大臣,及慧德大师举荐,被先皇召入宫中,钦点为太子太傅;

后太子登基,是为宣成帝,尊长孙儒为帝师;之后宣成帝驾崩,宣武帝继位,长孙儒继续授读宣武帝;

没几年,宣武帝驾崩,当今皇上——宣德帝登基。

宣德帝当时年幼,不喜严肃刻板的长孙儒,转而提拔与长孙儒同门的孔祥为师。

自此,长孙儒退离朝堂,归隐于栖霞镇,开设学堂,以教书育人为乐。

后随着年纪渐长,长孙儒将学堂交由弟子打理,自己则隐于落霞峰,过起了闲云野鹤的生活。

此次受萧烈相邀,特地前来。

长孙儒曾受过无虚子的指点,后来偶然间又得过萧烈的

最新小说: 修仙:远离多灾多难的男女主 侯子高老师我保了 种田养娃致富全朝,手握加速系统赢麻 闪婚后,被豪门掌权人掐腰强宠了 我在大唐当道姑 修仙:美男皆是工具人 紫袍钗 午夜凶播:我在怪谈世界横着走 皇明圣孙 君乃天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