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岭南半导体的研发人员规模,要在未来三年内扩大到1万人以上。”
“在2000年之前扩大到2万人以上,甚至3万人以上。”
对于江辉来说,单看公司的规模肯定是不够的。
人员的质量也是很关键。
你有几万的工人,意义很低。
但是你有几万的研发人员,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对于江辉的这个安排,张少华自然没有任何的意见。
这是进一步的扩大自己影响力的好机会,也是发展华夏半导体产业的好机会。
……
“张总,我们得到消息,岭南半导体1微米制程的芯片工厂,正式投产了。”
曾凡尘心情颇为沉重的来到了张中某的办公室。
台积电现在最先进的工厂,芯片制程也就是0.8微米。
虽然比岭南半导体的1微米要先进一些,但是真的就只是先进一些而已。
按照这个节奏,指不定明年人家就掌握了0.8微米制程的芯片工艺了。
虽然那个时候台积电0.6微米制程的工厂,也差不多要投产了。
但是这种被人在后面紧追不舍的感觉,真的很差啊。
“看来岭南半导体是彻底的改变了自己的宣传策略,1微米制程这种华夏最先进的工艺投产了,居然一点新闻都没有。”
“我记得上一次他们也是那么低调的进行了处理吧?”
张中某的心情虽然也不好,但是这些事情都是有征兆的,倒也不算完全是打乱了他的计划。
这些年,台积电跟岭南半导体的竞争是很激烈的。
特别是在争夺英特尔的代工订单方面,价格战打的很激烈。
虽然台积电的技术略胜一筹,在代工方面要做的更好。
但是因为价格战的原因,利润并不是很高。
这让张中某的压力也是特别的大。
“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它们估计是不想要刺激阿斯麦或者其他的半导体企业。”
“并且它们的新技术产品,往往都是在珠江科技那边先应用,外面的人不一定知道。”
“也就是我们想了那么多的办法去打听消息,要不然我们也是不知道的。”
曾凡尘这么一说,张中某点了点头。
情况确实是如此。
“我们要加快0.6微米制程的新工厂修建速度,一边修建一边研发,缩短开发周期。”
正常来说,这样子做事的风险是很大的。
有些设备投资进去之后,再改的话就很麻烦了。
但是时间不等人,张中某只能这样子去冒险。
“我等会就召集相关部门开会,看看怎么确保明年投产0.6微米制程的工厂。”
曾凡尘自然也能理解其中的难处。
大家都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