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后,会议结束。
孙娟留在会议室,等其他人基本离开,开口问道:“总编,等陈放写完他的新书后,可以让我看一下吗”
主编浅笑道:“小孙啊,你是不甘心,又不理解为什么我坦然接受陈放先写这本书是吧”
孙娟犹豫片刻,点点头。
她知道,陈放自己想先写《活著》,別人也没办法。但总编表现得太淡定了。
孙娟说道:“或许,新书会对《鬼吹灯》的跨界合作、宣传发行策略產生影响。所以我希望看看。”
主编理了理手里的资料,“行,到时候跟你说。”
“好,谢谢主编。”
……
另一边,陈放继续在家研读《黄飞鸿二》的剧本,偶尔又去节目组参加剧本围读。
很快,四天过去,3月30號,周一上午。
陈放从健身房出来,拿起手机就发现文渊书库的官方帐號刚发了个消息——
【文渊书库携手东方老师陈放,即將推出全新长篇力作《活著》!】
【这一次,东方老师將带大家走进一个更真实、更深刻的世界。】
【东方老师正在快马加鞭写作。新书预计今年上市,敬请期待!】
【有些故事,值得一字一句慢慢读完。】
【现在关注文渊书库,抢先获取新书进度、独家內容、作者访谈、预售福利。】
【#东方,#陈放,#陈放2000字新书。】
文渊书库这是在公布双方的合作关係。
之前,文渊书库联繫团队问要不要先宣传一波,他果断同意。这又有热度,又能白嫖负面情绪值,当然要发。
陈放往下翻,果然看到了不少《鬼吹灯》书迷炸毛。
【读者跟你心连心,你跟读者玩脑筋。《鬼吹灯》写不写了可恶,你就不该告诉我你是东方。天天在我手机里乱蹦。】
【蒜鸟蒜鸟,不切书就行了。】
【哥,你今年怎么回事怎么开始欺负粉丝了。】
【欺负粉丝你这么说的话……那我好喜欢这种感觉。】
【刚刚手机被我弟偷走了,我想说的是:你不要这样啦!?】
【哥,你要不以后还是匿名发书吧,別告诉我你去挖新坑了好吗】
不好。
陈放把手机丟到沙发上。
……
消息在网上倒没引起多大的水。
关注这件事儿的大多是《鬼吹灯》的书迷与陈放的粉丝以及小说界的人士。
四月一號。
首都的一家餐厅的包厢里。
两名中年人正在一同用餐。
靠窗的是严肃文学作家、评论家严振海,而他对面坐著的则是他的大学同学,也是多年好友——当代文学的研究者胡彬。
“老胡啊,咱们都几个月没见了吧”
“对,三四个月了吧。这两个月研討会太多,有点疲惫啊。”说著,胡彬揉了揉眉心,“你那本新书怎么样了”
严振海嘆气摇头,眼底有笑意也有无奈,“怎么说呢,磨了两三年,终於写完了,昨天刚发给出版社。我跟严肃文学组的组长李洪杰有点交情,出版不成问题,他也会帮忙好好宣传。但估计没几个人看,还是得靠同行各位的支持啊。”
胡彬安慰道:“放平心態。你这追求的是文学史地位,而非短期销量。多少艺术家生前穷困潦倒,身后功成名就。大家追求的东西不一样。”
“哎。”严振海给自己倒了杯酒,刚要给胡彬倒的时候,手机铃声响起。
胡彬直接接过酒壶,示意他先接电话吧。
严振海点头,拿起手机一看,是李洪杰的电话。
大家都是一个圈子的人,严振海估摸著没什么避讳,乾脆在这里接通,“喂,老李,中午好啊。”
“严老师中午好。”电话里,李洪杰的声音似乎有点奇怪,像是乾笑。
“老李,怎么了”
“严老师啊,”李洪杰略带歉意,稍作停顿后继续说道,“有个事儿得跟你商量一下,你前天发给我的稿子吧,我仔细看了,写得確实很好。但……社里最近在赶几个重点项目的终审,还有国际书展和文学家的评审,我这边实在抽不开身,怕是会耽误你这本书的发行进度啊。”
严振海微愣,尷尬笑笑,“这样啊。”
“要不让副组长林源来负责你这本书你也认识他吧能力挺强,之前也做过类似题材,肯定不会耽误进度,我也抽空把关,你看这样如何”
严振海语气平和浅笑道:“理解理解,我確实见过林编辑,做事细致,交给他我也很放心。”
严振海停顿半秒,又訕訕笑道:“也有劳你帮我盯著点,给点建议啊。”
“一定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