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石矿,价值还比不上纯白色的汉白玉。
但价值已经足够高了。
起码石材这个行当里,属于天花板级别的石头了。
当然,他肯定成不了特别富的排在前列的富豪,但在他们村乃至她们镇。
成为一个首富是没什么问题的。
即便是放到整个县城,把从县里走出去的在外打拼的人也算上。
他也能成为最富有的那一批人!
如果后面把金矿的承包权也拿下来,那说不定能排上整个县城的首富。
当然,那都是以后的事了。
现在他还在进军矿产行业的初始阶段。
只有先把眼下的小伟采石场经营好,后面的事才有可能。
躺了一会,张伟觉得有点热了,他站起拍了拍屁股,继续向山下透视而去。
他来之前已经了解清楚了,大理石矿脉因为是由别的岩石变成的变质岩。
所以几乎不可能会自己形成一座山。
最常见的情况是,像蛋糕里一层面包或者奶油的大理石矿脉。
被地质运动和别的岩石一起从地底压出,共同形成一座山。
而那层大理石矿脉可能会斜着向下延伸,直至地底深处。
只不过这座山上的大理石矿脉,刚好把大理石给压在了最上面,成了山顶。
当然也可能山刚开始形成的时候大理石并不是山顶。
只是上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年的风化,磨掉了原本山顶覆盖的其他石头。
而大理石因为比较致密,被吹坏的没那么快,最后就留下来成了山顶。
张伟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大致探查一下这座山里的大理石矿脉是怎么分布的。
虽然探入地下二十米的距离,肯定不能完全看清楚。
但根据能看到的矿脉的厚度、宽度和走向,就能大概判断出这座山的储量究竟怎么样。
这就很简单了。
张伟只要从山顶开始,一圈圈的往下绕,大概就能清楚矿脉的走向了。
说干就干,张伟直接就把视线探入了山体内,开始探查。
这座山的山顶大概一百多平米的山体上,往下二十米,大概有三分之二都是大理石。
还剩三分之一是最常见的石灰岩。
张伟边看着边慢慢往下走着,一圈圈的跟个卫星似得围着山体打转。
目前为止,发现的全都是类似鱼肚白的这种白色系大理石。
矿脉就是这样,形成的时候充满了随机性。
地下充满了各种矿物质,很难形成那种纯白色的汉白玉。
那要求在被压入地下的时候,白云岩或者石灰岩内部不含有其他的杂质。
才能在高温高压下整体变质成纯白色大理石。
这个条件太苛刻了。
仅仅下山下了将近十米,张伟就已经看出了大理石矿脉的走向。
大概就是在不规则锥形的山体中,沿着山的南面,斜着向地下延伸。
就目前来看,大理石矿脉的体积起码能占到整个山体体积的二分之一。
有的地方矿脉薄一点,有的地方厚一点,这都是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