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只写了个“榆钱存附近。”
现在想想大概能确定这是他故意留下来的哑谜。
故意不想清楚,这样不小心有人看着也不怕。
当然,正像张海云想的,他这么做确实给自己造成了一些麻烦。
只知道榆钱村这个信息太笼统了,关键他在后面还加了附近俩字。
给范围又扩大了很多倍。
目前来看,能找到大理石矿的办法有两个。
第一个是本办法,靠着透视,以村子为圆心,在外面一圈圈的往外探查。
工作量会巨大到超出想象。
第二个办法就是去村里打听,等问到相关的蛛丝马迹,再去具体探查。
张伟一点没纠结,直接就选择了第二个方法。
要是按照第一种办法,他估计到过年都不一定能找到大理石。
既然要去找人问,那最好的还是村里的信息中转站——小卖部。
小卖部的店老板是常年呆在村里的村民,而且大家来买东西出来进去的都会聊两句。
他的信息基本上算是村里最多的。
还用之前买临县玉石矿那招,去买个东西,问点关于大理石矿的事。
店老板大概率会跟自己说。
获取信息这第一个步骤搞定之后,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主场了。
只要到人家说的位置附近咔咔一顿透视,如果有大理石矿,大概率能找着。
这个问题基本从方向到细节都敲定后,张伟就自动考虑起了下一个问题。
心态。
心态是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核心因素。
试想一下,张伟要是心态不好,大理石这么值钱的矿没找着就崩溃。
别说他会不会整天哭哭笑笑的成了神经病。
就单说整天心情起起伏伏的,那寿命也长不了。
估计不等靠透视发家人就已经先走了。
他经过找玉石、赶山、找坏人,其实心态已经很稳定了。
但这次的大理石矿实在是太值钱了,即便是他现在也控制不住的心里有些激动。
这种情况下一会要是找不着大理石,那就很容易失望。
所以他喜欢在做一件大事之前先调整一下心态。
当然,调整心态不能干调整,愣给自己催眠。
要靠科学分析。
而张伟的分析对象就是张海云的笔记本。
现在想想,上面写的十几个矿,百分之九十都被划掉了。
这说明这种事本来概率就低。
而且张海云笔记本上写的很清楚,他的矿产消息来源基本上都是道听途说。
跟这个人聊天的时候,听他说哪哪可能有个矿。
跟那个人喝酒的时候,听他说哪哪有个矿。
去参加婚礼的时候,听一个不怎么认识的亲戚说了一嘴哪哪可能有个矿。
......
总之消息来源本身就不怎么靠谱。
所以探查后找不到的概率才会这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