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是被林默的口才震惊,而是被他那套完整的、环环相扣的、将法律、战术和人性心理学完美结合的组合拳所震惊。
他们办了一辈子案子,想的是证据、法条、程序。
而眼前这个年轻人,想的是战争,是布局,是如何从精神上彻底摧毁对手。
这不是一个维度的思考。
王建国看着下属们脸上的表情,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他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清脆的响声让所有人都抬起了头。
“我同意林默同志的方案。”
王建国的话,斩钉截铁。
“就按照‘三步走’的策略来办!
集中力量,先办许天佑!”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专案组的每一个人,最后郑重宣布。
“经过院里决定,聘请林默同志,担任本案的特聘法律顾问,全权负责许天佑系列案的整体诉讼策略。”
“专案组所有成员,必须无条件配合他的工作安排,听从他的统一调度!”
会议室的门在身后关上,将那一片凝固的空气与震惊的表情,彻底隔绝。
王建国走在前面,脚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
“怎么样,林默同志,”
他没有回头,但话语里带着明显的笑意,“第一次给我们院里这些老油条上课,感觉如何?”
林默跟在他身侧,双手插在休闲裤的口袋里,脸上没什么特殊的表情。
“谈不上上课,就是说了点个人看法。”
“个人看法?”
王建国哈哈一笑,停下脚步转过身来,“你那叫个人看法?你那叫掀桌子!
我敢打赌,今天这会开完,张敬德那老家伙晚上回去肯定睡不着觉,得琢磨一晚上你的那套‘三口锅’理论。”
他说的,正是那个最先提出反对意见的白老检察官。
林默不置可否。
他那一套,对于习惯了按部就班、追求程序稳妥的体制内精英来说,确实冲击力太大了。
那不属于法律的范畴,那是战争的逻辑。
两人一路无话,回到了王建国那间宽敞的办公室。
王建国坐回自己的大班椅上,拿起桌上的茶杯,现茶水已经凉了。
“坐吧,别站着。”
他指了指沙。
林默却没有坐,他径直走到办公桌前。
“王检,我想看看卷宗。”
会议上的那番话,听起来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但那只是基于他对案件基本情况和人性的宏观判断。
真正的魔鬼,永远藏在细节里。
许天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背后的团伙具体有哪些行为,证据链的每一个环节是否都牢不可破,这些都需要从最原始的卷宗里去寻找答案。
“我就知道你小子坐不住。”
王建过像是早有预料,他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直接拨了出去。
“小李,把许天佑那个案子的全部卷宗,送到我办公室来。
对,全部,一份都不要漏。”
挂了电话,他看着林默:“待会儿有你忙的。”
没过多久,办公室的门被敲响。
专案组的那个年轻人李睿,抱着足足半米高的几大摞文件走了进来,额头上还带着细密的汗珠。
他把卷宗重重地放在了待客区的长茶几上,出了“咚”
的一声闷响。
他看了一眼林默,表情有些复杂,不像在会议室时那么理直气壮,但也没多少热情。
他只是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王检,东西都拿过来了。”
“嗯,辛苦了,去忙吧。”
王建国挥了挥手。
李睿离开后,办公室里只剩下林默、陈麦和王建国三人。
陈麦看着那堆积如山的卷宗,已经有点头晕目眩。
这就是一个复杂案件的本来面目,冰冷而繁琐。
林默却像是看到了宝藏。
他走过去,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在地上坐了下来,随手抽出了最上面的一本。
翻开。
一股纸张和油墨混合的味道扑面而来。
公安机关的受案登记表、立案决定书、对许天佑等人的讯问笔录、受害人刘沐阳的询问笔录、证人证言、银行流水、通话记录、网络后台数据截图……
林默看得极快,但又极细。
他的手指在纸页上飞划过,目光却像扫描仪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字,任何一个标点。
王建国就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端着重新泡好的热茶,安静地看着他。
他没有打扰,他想看看,这个被自己力排众议推上来的年轻人,到底有多大的能量。
“别傻站着,你也看。”
林默头也没抬,对站在一旁的陈麦说了一句。
“啊?我?”
陈麦有点受宠若惊。
“让你看你就看。”
林默的语气不容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