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这个班,身体实在吃不消。”
校长停顿了一下,看着薛文绢的眼睛,语气严肃地问:“现在,我打算把这个班交到你手上,你确定要接手,成为这个班级的班主任吗?你要想清楚,这可不是个轻松的差事。”
薛文绢闻言,脸上没有丝毫慌乱,反而微微扬起下巴,眼神中满是坚定与自信,嘴角自然而然地勾起一抹从容淡定的笑意。她的声音清脆响亮,却又不失温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昂扬劲头:“校长,我愿意尝试一下。我从大学起就研究儿童心理学,也做过很多次支教,我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蕴含着无限的潜力,就像埋在土里的种子,可能有的种子发芽慢一些,有的种子需要更多的阳光和水分,但只要用心浇灌、正确引导,就一定能看到他们破土而出、茁壮成长的样子。马小跳同学虽然调皮,但我相信他身上一定有闪光点,我愿意花时间去发现,去引导他。”
校长看着薛文绢坚定的眼神,满意地点了点头,心里的顾虑也打消了不少。
另一边,马小跳的家里热闹非凡,和学校里的紧张氛围截然不同。马小跳的妈妈穿着一身干净的家居服,手里攥着一件刚熨烫平整的蓝色衬衫,在客厅里来回踱步,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像个即将收到礼物的孩子。
“老马,你说欧阳记者待会儿来,会不会拍我们家小跳搭积木的样子啊?我得把客厅再收拾收拾,这些玩具要是入镜了,会不会显得太乱了?”马妈妈一边说,一边弯腰把散落在沙发上的毛绒玩偶摆整齐,又把茶几上的画册摞在一起。
马天笑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份报纸,却没怎么看,目光一直追着妻子忙碌的身影,笑着说:“你别太紧张了,欧阳记者是来采访小跳的,又不是来检查卫生的。孩子是什么样,就展示什么样,多真实啊。”
马妈妈停下脚步,脸上的兴奋劲儿丝毫未减:“你不懂!这可是电视台的记者来采访咱们儿子,这对我来说,是能在路曼曼妈妈面前扬眉吐气的绝佳契机!你忘了,以前路曼曼妈妈总在我面前炫耀路曼曼考了多少分、得了多少奖状,说我们小跳调皮、不爱学习。现在好了,咱们小跳也能上电视了,还是被记者专访,这多荣耀啊!”
她一边说,一边回忆起过去的事,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往昔,小跳生性调皮,今天把邻居家的花盆碰倒,明天在学校忘带作业,没少让我操心费神。我总担心他以后跟不上别人,现在看来,我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咱们儿子也有自己的闪光点嘛!”
其实,欧阳记者在来马小跳家之前,已经先去了丁文涛的家。丁文涛家住在一个环境优雅的小区里,房子宽敞明亮,装修得简洁大方,处处透着精致。尤其是丁文涛的书房,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一面墙几乎都被各种奖状和证书占据,从小学一年级的“三好学生”,到全国奥数竞赛一等奖,红色的证书、金色的大字,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无不彰显着丁文涛在学业上的卓越成绩。
书房里的布置充满了书香气息,书架上摆满了各类经典名著与学术书籍,从《论语》《孟子》等传统典籍,到《时间简史》《物种起源》等科普著作,分类摆放得整整齐齐,连书脊都朝着同一个方向。书桌靠窗摆放,阳光透过干净的玻璃窗洒进来,正好落在摊开的习题册上,旁边还放着一支钢笔和一个精致的笔筒,一看就是家长精心为孩子打造的学习环境。
丁文涛的爸爸坐在客厅的真皮沙发上,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管理学书籍,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显得文质彬彬。提起儿子,他的语气里满是自豪,却也带着不容置疑的严格:“孩子的成长就应当以学业为重,这是我一直坚持的理念。从丁文涛三岁起,我就为他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背一首古诗、练二十道算术题,从不间断。就算是过年过节,学习计划也不能打乱。”
他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在我看来,只有在学业上出类拔萃,才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不从小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后怎么能有好的发展?为了让文涛心无旁骛地学习,家里几乎杜绝了一切娱乐活动,电视、电脑都很少开,就连玩具,都是益智类的拼图和积木,能锻炼他的思维能力,那些枪战、赛车类的玩具,我们从来不让他碰。”
丁爸爸的眼神里满是坚定,他坚信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正确的:“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