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她便一直主张倡导男女平等。
诸如女子也可为良将,亦能成谋士。
他拿起朱笔,在空白奏折上批了几行字:
“连福,按朕的意思拟旨,设各州府民生督查员,由时念总领其事,乔章林辅助。”
连福连忙应下,捧着奏折退了出去,偏殿恢复了安静。
南齐帝端起茶杯,对着时念举了举:
“尝尝这嵩山雪芽,是今年刚送来的新茶,未必比你怡红院的云雾尖差。”
时念端起茶杯,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带着淡淡幽香。
南齐帝用这个细节示好,是彻底放下了对她的忌惮。
这场对话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怡红院不再是单纯的民间文化地,而是成了官府与百姓间的“桥梁”。
既保持独立性,又能帮官府做好民生实事。
而她想做的,也彻底完成。
怡红院已经成为除皇权以外无法撼动的存在。
“文盛之会的筹备,你放手去做。”
南齐帝放下茶杯,语气郑重:
“户部的银子、翰林院的典籍,你要多少,让乔章林直接跟朕奏请,不用走繁琐流程。”
“谢陛下。”
时念点头,心里已开始盘算。
督查员要选乔章林那样懂底层疾苦的人;
文盛之会场地要选既能容各国使臣、又能让百姓在外围参观的地方,真正做到“文化惠民”。
夕阳透过花窗,落在《民生议事机制手册》上,将“民为邦本”四个字照得格外清晰。
“时候不早了,回去吧。”
南齐帝挥了挥手,“督查员的事,尽快落实,别让百姓等太久。”
时念躬身告退,走出偏殿时,晚风裹着桂花香吹来,让她紧绷的肩膀渐渐放松。
她没有立刻离开皇宫,而是站在白玉阶上望着远处盛京的炊烟。
那些炊烟下,有煮着的平价粮粥,有蒙学班孩子背着古诗,有渔民在公平交易点卖鱼。
拒绝入仕不是放弃权力,而是守住了更重要的东西。
百姓的信任,和保全怡红院所有人的初心。
以后不用穿官服上朝,却能通过督查员、民生议事区让更多百姓过好日子,这比任何官阶都有意义。
连福拿着拟好的圣旨追出来,笑着递过去:
“时老板,陛下特意叮嘱,这旨你先拿着,明日让乔编修跟你一起去顺天府报备,好让督查员的事尽快落地。”
时念接过圣旨,明黄绫缎在夕阳下泛着光。
这不是权力的枷锁,而是帮百姓做事的“凭证”。
也是怡红院彻底立足南齐的最好证明。
她对着连福拱手道谢,转身往宫门外走,脚步比来时更轻快。
宫门外的马车早已等候,大力踮着脚往宫里望,见时念出来立刻迎上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