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赶到西街书坊时,掌柜们一听说要反击造谣、澄清怡红院的冤屈,都拍着胸脯答应:
“时老板之前帮咱们抵制盗版书、维护书坊权益,这份情我们记着!”
“这事不用您说,我们定全力帮!”
没半个时辰,盛京各书坊门口就贴满了怡红院助力寒门的实证。
王思哲带着几十个寒门学子,捧着这些证据往街头巷尾贴。
遇到有人对着假画像议论,他就掏出自己的举人老爷的身份。
“我以前是个连笔墨都买不起的穷书生,靠在怡红院免费温书、借读典籍,才考上举人。”
“要是时老板真的谋逆,会花心思帮我们这些寒门子弟吗?”
有个曾参与囤粮的粮商,见学子们贴证据,故意上前刁难:
“谁知道你们是不是收了好处,帮怡红院说话?”
话刚说完,就被围上来的百姓怼得哑口无言:
“你囤粮抬价,害得我们吃不起饭,还是怡红院牵头设平价粮点,帮大家讨回公道!”
“现在还有脸在这说风凉话?”
粮商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灰溜溜地挤开人群跑了。
而城西怡红院的戏台下,早已坐满了闻讯而来的百姓。
檐角的灯笼亮得通透,戏台背景被换成了“公堂”模样。
素心抱着琵琶坐在侧台,指尖轻轻拨动琴弦,清泠的调子刚响起。
浅醉就穿着藏青色官服从后台走出来。
她扮演的“清官”刚上任,就遇到“反派”拿着伪造的“密信”,造谣“某官员勾结皇子、意图谋逆”。
不明真相的百姓被煽动,纷纷围堵官员,要求“严惩逆贼”。
戏台上,反派举着“密信”嘶吼:
“他与皇子私通,要夺陛下的江山!你们看这密信,就是铁证!”
台下顿时有人跟着着急,攥紧了拳头,却见“官员”不慌不忙,对百姓拱手道:
“诸位乡亲,我是否谋逆,不是他一张嘴说了算。”
“若我真要夺江山,会帮你们修水渠、送子读书吗?”
话音刚落,扮演“老农”的戏子上前一步,大声说:
“去年大旱,是这位大人帮我们修水渠,才保住了庄稼!”
扮演“学子”的戏子也跟着站出来:
“我家贫读不起书,是大人送书、设抄书点,我才能考上童生!”
最后“清官”拿出反派伪造密信的证据。
密信上的印章是假的、字迹是模仿的,厉声喝道:
“造谣惑众,挑拨民心,当按律治罪!”
台下瞬间爆发出震天的喝彩声,有百姓激动地拍着桌子喊:
“说得好!造谣的就该罚!不能让好人受冤枉!”
还有人对着戏台喊:“这戏演得好!有些人就是见不得怡红院帮百姓!”
时念站在回廊下,看着戏台上的剧情,又望向台下满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