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乔娘子您放心!咱们夫子多厉害啊。”
“上次给我们讲《蓝星故事集》里的道理,连隔壁街私塾的先生都来听呢!”
“肯定能中!”
“到时候咱们在怡红院摆酒……”
众人都笑起来,阳光透过桂树的枝桠,在他们身上投下斑驳的影,暖融融的。
其实时念想说即使没有中,也没有关系。
毕竟,人的一生有许多选择,在成长的同时,也在不断试错。
并不是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
只是,这条路——
自古以来便是捷径罢了。
“咱们回去吧。”
时念转身往春螺巷的方向走。
贡院的鼓声再次响起,惊飞了檐角的麻雀,却没打断巷口商贩的吆喝,更没扰了怡红院即将热闹起来的白日。
*
怡红院的夜,总比白日更添几分活气。
檐角的红灯笼亮得通透,戏台旁的荷花灯还漂在池子里。
灯影映在水面上,把浅醉她们路过时的旗袍裙摆衬得格外柔。
阿福正站在门口引客,手里还拿着今日戏单。
见远处驶来辆熟悉的马车,连忙搓了搓手笑着迎上去。
“狄公子,您可来了!”
“鹊中堂的雅间早给您留好了,今日演新排的《三打白骨精》,快里面请!”
狄英杰掀开车帘走下马车,目光就扫过院里,还是如同往常那般精神。
“你们今日送乔先生去贡院的排场,我在西街都听说了。”
他跟着阿福往雅间走,语气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遗憾。
“又是新衣裳又是干粮的,连陆襄那小不点都穿了件绣老虎的新旗袍,听说整条朱雀街都知道怡红院送考热闹,我都没赶上看。”
进了雅间,阿福刚沏上热茶,狄英杰就往梨花木椅背上一靠。
他把折扇往桌上一拍,带着点孩子气的抱怨。
“想当年我考秋闱,我爹就派了个小厮送我到贡院门口,还说考不上就别回去丢人,哪有这待遇?”
“要是那会儿有人给我送红糖馒头、绣帕子,再喊一嗓子旗开得胜,我说不定也能中个举人!”
至少不用现在每日赋闲在家里听他爹娘的唠叨。
时念正好从隔壁雅间过来,闻言忍不住笑了。
走进雅间,她把茶盏往他面前推了推,温声道:
“狄公子要是还想考,下一次秋闱咱们也给你办这排场。”
“谁要考了!”
狄英杰的脸瞬间红了,像被烫到似的别过头。
折扇不知何时回到了他的手里,摇得飞快。
“我就是说说!经义策论多没意思,满纸都是安流民、兴农桑,哪有诗词唱曲儿痛快?”
“我现在写首新词,隔天就能在盛京传开,比中举人有意思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