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个字,比方才的“国债”更加具有冲击力,更加震撼人心!
它无关权谋,无关利益,直指一个王朝的灵魂和气节!
殿内所有大臣,无论是淮西勋贵还是浙东文臣,在这一刻,都被这股磅礴无比,铁血铮铮的气势所震慑、所感染!
就连一直心存抗拒的李善长,也怔在了原地!
嘴唇嗫嚅着,再也说不出任何反对的话来。
在这种超越个人得失,关乎王朝尊严和国家气运的宣言面前,任何基于派系利益的反对都显得如此渺小和苍白!
“臣等……遵旨!”
以刘伯温为首,众臣心悦诚服地躬身领命!
声音中带着前所未有的肃穆和一丝被点燃的激情。
朱元璋看着台下终于不再有异议的臣子们,胸膛剧烈起伏,脸上因激动而泛着红光。
他细细回味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十个字,越品越觉得豪情万丈,热血沸腾!
一个前所未有,刚毅铁血的大明王朝蓝图,在他心中愈发清晰。
他猛地一拍御案,声音如同出鞘的利剑,带着开创一个时代的决绝:“对!就是这样!”
“咱要打造的,就是一个铁骨铮铮的大明朝!”
“从咱开始,往后世世代代,都给咱记住了——”
“不和亲!不纳贡!不赔款!不割地!!”
“凡我大明君王,皆有死社稷之志!”
“凡我大明国土,寸步不让!!”
武英殿内,激昂的铁血誓言余音渐散。
众臣怀着各异的心思,躬身退出了大殿。
朱元璋脸上的振奋之色缓缓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冷静和警惕。
他目光转向一直如同影子般侍立在侧的毛骧,声音低沉而冰冷:“二虎。”
“臣在。”
“刚才殿内所有人的反应,都给咱记下了。”
“尤其是李善长、胡惟庸,还有那几个淮西籍的尚书。”
朱元璋的眼神锐利如鹰,“国债一事,关乎迁都大计,更关乎国本!”
“他们若是不想迁都,必定会想方设法在其中动手脚,或是拖延,或是暗中阻挠。”
“给咱派人,盯紧他们!”
“尤其是中书省拟定章程的过程,有任何异常,立刻报咱!”
“臣明白!”毛骧心头一凛,立刻领命。
他知道,陛下这是要动用锦衣卫的力量,确保这项石破天惊的国策能够顺利推行。
他无声地退下,迅速去安排人手。
……
另一边,退朝的官员们三三两两地走向中书省值房。
气氛沉默而微妙,每个人都在消化着今日武英殿上那接连不断的巨大冲击。
李善长走在最前面,脸色凝重如水,再无半分往日百官之首的从容。
迁都!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