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叫随到。”
刚进村没多远,陈长安就从驴车上跳了下去。
“好,不过暂时应该是没啥事了,若是有需要,到时,一定找长安哥。”
不是陈家旺不肯留堂哥吃完饭再回,而是他不干,非要一同下山。
兄弟二人简单寒暄几句,便各奔东西。
“当家的,你咋回来了?可是山上那边忙完了?”
正在准备午饭的刘氏,看到突然出现的男人,还有些意外。
陈长安轻轻点了点头,“是啊!这回没啥事了,明日我便去田里瞧瞧,有没有大草,这段日子辛苦你了。”
刘氏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心中直犯嘀咕,这个男人啥时也学会心疼媳妇了,莫不是同那宠妻如命的小叔子待久了,受了感染。
以往他虽然顾家,却从不会说这般体贴的话,心中瞬间泛起一丝甜蜜。
这个榆木脑袋,终于开窍了,真是难得啊!早知如此,以前就应该让两人多接触。
随即调侃道:“今日这是怎么了?莫不是在山上吃了蜂蜜,嘴巴竟然这般甜。”
听闻此言,陈长安有些难为情地挠了挠头,“那个……谢谢你,这些年,不嫌弃我嘴笨没本事,还给我生了五个儿女。”
媳妇自打嫁给他以后,就没过过一天好日子,还要受老娘和大嫂的气,越想越愧疚,自己这辈子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父母,唯独对不起陪他一起吃苦,生儿育女的妻子。
刘氏嘴角微扬,笑眯眯地说:“你虽笨嘴拙舌,但勤快能干,同你在一起过日子,很踏实,哪怕吃了上顿,没下顿,我也甘之如饴,因为你值得。”
恰在此时,春妮领着二妹妹挎着一个篮子,从外面走了进来,“爹娘,我们回来了。”
“是春妮春燕回来了呀!今日收获咋样?”
刘氏抬头看向出落得愈发好看的大女儿,难怪那个死老太婆背地里惦记,原来不知不觉中,她的宝贝闺女已经长大了。
“娘,您看我和二妹妹足足采了一篮木耳呢!若是晒干,怎么也能卖百八十文吧!”
原来今日家中无事,姐妹俩进山寻木耳去了,运气还不错,满载而归。
“是吗?我们春妮春燕可真厉害,你娘我每次去,皆是空手而归。”
刘氏满脸喜色,连忙将大女儿手中的篮子,接了过去。
得知两个女儿进山采了不少木耳,陈长安别提多欣慰了,也凑上前来。
“慧娘,要不,明日我们也随孩子们一起进山吧!人多力量大,相信定能寻到更多的木耳,到时,卖个好价钱。”
每年秋季,林子里的腐木上都会生出木耳来,但并非棵棵都有,也是靠运气的,有那比较幸运之人,一个秋天,就能赚好几两银子呢!
陈长安也想去碰一碰运气,若真能寻到,就换了银钱,给几个孩子每人添件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