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六五(2 / 3)

>

花国也在这个时代,提前了将近十年,正式开启花国杂交水稻大规模推广和应用的全新时代。

今年刚过完年,林安芝在火车上遇到的那位原盛安老师和他的团队就向上级领导正式提交了五年来的研究成果。

原盛安一开始提出的研究方向本就让不少领导很感兴趣,再加上有林安芝的关注,五年来,上面对原盛安的研究更是提供了最大范围内的支持和协助。

于是在这份无数人满怀期望的成果被一层层重点上报时,上面也几乎第一时间就开始着手大规模试种。

杨家村地处东河省。

东河省因为气候,水资源分布和土壤条件等因素,大部分地区主要种植的都是对水分要求相对较低的小麦和玉米。

但可能是林安芝耗费了大量功德能量许下的那条“风调雨顺”

的期愿,对自己身处的盘虎山脉有了格外的加成作用。

本就被各种利好政策一直青睐的盘虎山在经过上面的技术员一番细致勘测后,杨家村和几个村落旁有充裕河流的村子竟也一并被划为了试种区。

水稻的经济效益在很多情况下要比小麦更高。

所以虽然要放弃已经种了几十年的小麦玉米,还要去公设对这种种植技术比普通水稻更复杂的新作物进行一系列学习培训,但知道这种杂交水稻的预计产量后,几个村子的村民都对这个据说产量极高的新作物万分上心。

普通水稻的亩产量为三百四十斤左右。

技术员们十分肯定地说只要村民们按照他们的方法种植,他们的杂交水稻保底能增产至少三成。

这意味着每亩地就能多出一百斤粮食。

没有人能比一辈子都在地里刨食的农民们知道这多出的一百斤有多么的重,又有多么的震撼人心。

盘虎山的村民们,一个成年人,每年能分到的口粮不过三百到四百斤,且以粗粮为主。

一百斤粮食够一个壮劳力吃上三四个月。

饥荒年月,按每人每天一两的基础生存标准计算,一百斤的粮食,可以让一个三口之家多活上将近一年……

没有农民能抵挡住这种诱惑。

杨家村的村民因为村里有林安芝这尊真神压阵,更是对即将要种下的杂交水稻更是充满了信心,也牟足了劲头学习相关的种植技术,齐心奔着技术员口中的最优情况的“产量翻倍”

而去。

吃完早饭后,林安芝哼着小曲回到了自己房间。

身后跟着的三大只也熟练地在林安芝房门前一趴,一大两小的三座肉山硬是把屋里光线的都弄暗了两分。

林安芝拉开窗户前的西式蕾丝窗帘,又向外撑开古色古香的花窗,接着打开了放在屋里矮柜上的一台电视机,舒舒服服地窝到了堆了不少靠枕的躺椅上,十分悠闲地准备看会电视。

这个点,正好能赶上中央台的每周三特别推出的戏曲节目。

林安芝卧室的这台电视机是港岛第一富豪傅启明在杨家村通电不久后就给林安芝送过来。

后续一并送来的还有国际大牌最新款的收音机,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电熨斗。

林安芝上辈子都没用上的烤箱,洗碗机,吸尘器。

甚至还有两台空气净化器和净水器。

这些都是傅启明知道杨家村有电后,亲自给林安芝挑选的。

几乎涵盖了当前世面上的所有电器。

要不是后边被对着空气净化器和净水器呆的林安芝紧急喊停,早就联系好各种专业工人的金牌助手傅成杰都已经打算给林安芝家里重新装修设计一遍。

把什么最先进的电炉灶,全套的中央空调,还有西方富豪家庭中正流行的那些桑拿房按摩床,统统全给林安芝安排上。

这些电器虽然早早就被运到了林家宅院,但实际林家人实际使用中只有收音机和冰箱。

洗衣机,谢秀兰觉得这玩意洗衣服费电,而且还没自己洗的干净。

电熨斗,谢秀兰觉着她给闺女专门置办的炭火熨斗半点不比这用电的差。

微波炉烤箱,谢秀兰则是觉得它们做出来的东西没有烟火气。

至于洗碗机和吸尘器,谢秀兰林大平都看这高科技干活还没自己动作麻利,简直对这种明有些想不通。

重量级的空气净化器和净水器,更是让每天都能喝到原生态山泉水,呼吸山林间最新鲜空气的林安芝都不太能理解。

而其中花国自家也有生产的电视机,虽然林家人都对其很感兴趣,但受限于信号覆盖问题,地处偏于的杨家村里压根接收不到半点信号。

一直到去年。

在花国在轻工业重工业方向都朝西方国家又追赶了一大截,上级领导也对盘虎山脉的重点照顾下,这台电视家才总算搬出了林家库房。

虽然只能收到东河省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两个频道信号,但知道当前绝大部分花国百姓还没见过电视机的林安芝已经十分满意。

让林安芝听的忍不住跟着摇头晃脑的半小时戏曲节目很快结束,电视机的画面也随即变成了

最新小说: 种田养娃致富全朝,手握加速系统赢麻 皇明圣孙 修仙:美男皆是工具人 我在大唐当道姑 修仙:远离多灾多难的男女主 侯子高老师我保了 君乃天上客 紫袍钗 闪婚后,被豪门掌权人掐腰强宠了 午夜凶播:我在怪谈世界横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