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八十多,快奔九十的杨丰收看眼前比草筐高不了多少的小姑娘一脸严肃地训斥自己,一点也不生气,反而笑着满脸皱纹都又深了几分。
“日头还有些热咧,小姑奶奶怎么这个点出来了?”
林安芝背着手抿着唇,“你别跟我转移话题,早上不是都已经割了那么多艾草吗?怎么又弄这么一大筐?”
(今天下午祝咏志煮鸡蛋用的艾草就是杨丰收半上午时送到林家宅院的。
)
看着面前的闲不住的干瘦老头,林安芝忍不住直叹气,觉得有时候对这老爷子的操心程度都不亚于学校那群咋咋呼呼的小孩们。
“……你想干点活没问题,但这种搬搬扛扛的活计你好歹找人搭把手啊……”
林安芝皱着小脸继续苦口婆心地劝说。
“好,好,下次一定都听小姑奶奶您老的。”
杨丰收没有反驳,乐呵呵抚着胡子应下。
林安芝听对方这没有迟疑立刻就应下的样子,不用想就知道这老爷子下次还会。
自从在杨家村当上了小姑奶奶,辈分拉到了顶,林安芝也是深刻明白了为啥有些长辈们总喜欢唉声叹气,或者一件事反反复复地重复啰嗦。
唉,都是被这些听不进去良言好劝的儿孙们给活活逼成那样的啊……
看林安芝嘴唇抿的更紧了些,杨丰收察觉出面前的小姑奶奶有些真生气,赶紧直了直腰努力解释。
“我这身板好着呐,要是喊二柱子过来帮忙,保不齐我还得给这小子搭把手……”
林安芝想着那个比自己老爹的还要瘦巴一大圈的杨二柱,顿了顿,“那你就不能找你那几个孙子?全村还有那么多壮小伙……”
杨丰收连连摆手,“那都是壮劳力,干这些零散活计不划算……小姑奶奶我真不是说大话,我这力气一点都不比咱村那些六七十的小子们差,他们那身子骨,哎,整天不是这疼就是那痒的,不中用的很……”
说着,杨丰收又用拐杖碰了碰地上的草筐,“这点活计真不算啥,放十年前,这种筐子,我背上五六个都不带喘气的!”
林安芝默默听着不服老的杨丰收吹牛。
算了,随这老爷子吧。
左右身体看着确实还挺硬朗。
劝太多也压根听不进去。
对了,林安芝现在也明白为什么那些上年纪的长辈喜欢说“蒜鸟蒜鸟。”
八成也是被这些死活听不进去话的后辈儿孙们逼出来的无奈自洽。
默默又叹了一声,林安芝不再计较老爷子的力气问题,重新问起了对方干啥又弄这么多的艾草。
“明个不就端午节了嘛,我想着大家伙都在地里忙活,也没啥空去割艾草……我这反正要干的活计不多,就多弄了些回来…
等会我给他们挨家挨户都分一分,也省的他们多跑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