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礼将谢府的大院堆得满满当当。每一件物品都昭示着王爷对未来王妃的看重。这份厚礼,也无声地传递着王爷对谢家的重视。
五月二十八,王府总管亲自上门与谢家商议婚期。总管态度恭敬,言语间却透露出王爷对婚事的急切。王府选了最近的日子——八月二十六。大总管恭敬道:“谢大人,这日子秋高气爽,且八月正是丰收时节,实乃好兆头。”谢家心照不宣,这是王爷急着成婚。婉宁在家的日子,只剩短短三月左右了。水生娘听到婚期,当着王府人的面,一边强颜欢笑,一边眼中含泪。
从纳采到定下婚期,整个议亲流程竟在一月之内全部走完!此事在辽东和七州官场引起不小震动。所有人都认识到:宣王对谢家的看重无与伦比,谢大人手握重权,谢大小姐贵为王妃,未来极可能母仪天下。一些存有野心的官员,此刻也只得按下心思。
婚期既定,王府紧锣密鼓地筹备起婚事来。因王爷现为“叛军”,婉宁的王妃婚服无法由宫中针工局承制婚服,只能由王府绣娘日夜赶工,为王爷和王妃缝制。
小桃这边,只能请邱妈妈为婉宁多做一些常服、寝衣。
时光在忙碌中过得飞快,转眼就进入了八月。灵阳县沼泽改造的良田里,稻穗渐染金黄,沉甸甸地预示着丰收。成亲前十日,王府送来了王妃的婚服与吉日文书,另有两名王府绣娘随行,以便婉宁试衣调整。
八月二十六,吉日。辽东秋日,天高云淡。宣王府张灯结彩,红毯铺地,仪仗森严。谢府也迎来了婉宁出嫁的日子。
婉宁成亲前一日,裴崇安亲自给二弟崇仁送去安神汤。兄弟二人在崇仁卧房独处,裴崇安语重心长道:“崇仁,稍后把汤喝了。明儿谢家婉宁妹妹出阁,你得打起精神,莫让人看出异样,传出风言风语。王爷身份尊贵,非比常人,容不得旁人对王妃有半分肖想。你若举止不妥,会害了自己、害了裴家,更会害了婉宁妹妹,让她日后在王爷心中留下芥蒂,就不好了。明儿,你只当她是寻常亲戚便好。”
崇仁郑重应道:“大哥,放心。”他怎会举止不妥害了婉宁妹妹?况且,婉宁妹妹成婚后便是王妃,将来要在深宫中与人周旋。他帮不上忙,也绝不能拖累她。
裴崇安见二弟明白,松了口气。
婉宁成亲前五日,与家人商议,将白月湾的稻田平分送给了白月湾村的七十多户人家,每户分得近十四亩。如今老村人都住着以五成租子换来的景宇修建的青砖院子。王妃分文不取便将稻田赠予村民。狗蛋祖父——里正与宝树祖父商议:稻田虽分给大家,收成后粮食还是该为王妃存起来。王妃大婚在即,去请周大人和谢大人派军营士兵来帮忙守白月湾村,白月湾人也该去喝王妃的喜酒,况且村里家家都有骡车,往返也方便。
最终,村里决定由狗蛋和桂枝男人前往边境。周叔和水生听闻白月湾近六百村民想来喝喜酒,均是一怔。全村出动,村子确实需人看守。最后,周叔得了王爷允许让怀庆派了弓箭营一百士兵前去守村。
周叔还暗示了狗蛋和桂枝男人:明年王爷可能攻打京城,欲取天下,也需稳住七州民心。桂枝男人跟随小桃多年,立刻心领神会。
返回白月湾,桂枝男人与父亲及里正商议。
“爹,里正叔,周大人的意思我明白了。王爷明年若真攻打京城,咱白月湾受王妃天大的恩惠,是不是该捐些粮食支持王爷?”桂枝男人提议道。
宝树祖父思索片刻道:“正是此理!王爷得了天下,咱辽东百姓才能免遭朝廷盘剥。王妃赠田是大恩。如今王妃大婚,白月湾不能光顾着去吃喜酒!得给王妃长脸,给王爷添份实实在在的礼!”
狗蛋祖父立即赞同:“行!老村四十多户,凑八万斤新粮!新村也凑八万斤!老村我家地多,我家单独出四成!这样咱白月湾凑足十六万斤粮,给王爷当军粮,出一份力助王爷一统天下,让天下百姓都能像咱白月湾一样丰衣足食!”
村民新粮刚入仓,家家户户毫不犹豫地将粮食扛了出来。仅一下午,十六万斤粮食便已筹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