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娶贵府千金赵素芝小姐!李家公子品貌双全,前程远大,与贵府小姐实乃天造地设!”
赵老夫人满面春风:“有劳唐娘子!这门亲事,我们赵家应下了!能得此佳婿,是老身孙女的福分!”
唐娘子取出内装庚帖的红封:“此乃李公子生辰八字庚帖,烦请老夫人赐下小姐芳辰,以便合婚问卜,择定吉期。”
赵夫人早已备好素芝庚帖,郑重交给唐娘子。唐娘子收好,说了吉利话,收了谢媒红封,欢天喜地前往谢府回话。
至此,“纳采”、“问名”礼成。谢府接到回禀和庚帖,亦是欢喜。小桃请城中有名八字先生合婚,结果自然是“天作之合,上上大吉”。赵老夫人得知,笑得合不拢嘴:“好,好!果然是佳偶天成!”
小桃与水生私下商量聘礼。赵家虽非显赫,但素芝是正经官家小姐,聘礼太薄不好。宏文虽在军中领俸禄一年有四百多两,但才领了一年多,积蓄有限。小桃思虑周全,想着在边境为宏文置办一栋宅院。彼时边境乡绅出逃,王爷手中收有不少宅院,从前两三千两的宅子,现下几百两便能购得。商议整晚,方定下聘礼清单。
水生安排长平回辽东置办宅院,并向王爷求购六颗宝石用于聘礼。王爷管事汇报时,王爷思索道:“把边境位置、格局最好的那栋给他。宝石……就从上次匈奴大战缴获的战利品里,挑六颗成色上乘的。”
管家躬身问:“王爷,那栋大宅当初作价八百两,六颗宝石在江南也值四千两了。收谢大人管事多少银钱?”
王爷挥挥手:“就当赏谢大人了。光是夫人为打井募捐,就自掏了五千两。” 管家领命,将宝石交予长平,并安排人过户地契。
长平拱手道谢,奉上五千两银票:“大管事,我家老爷临行前严嘱,宅子、宝石皆需按市价付与王爷公账,银钱请一定收下。否则,我家大人便不能买。” 态度恭敬而坚决。
王爷管事只得回禀。王爷听后默然片刻,交代:“收下吧。” 心下对谢大人的公私分明更添敬重。
宏文随长平去过户时,方知谢叔谢婶为他置办了宅院,心中感激万分,暗自发誓日后定当孝顺。
长平办妥差事,回自家小院照顾即将临盆生二胎的春月。夫妻商量,打算在沂州另置一小院,待孩子满周岁,春月再回夫人身边当差。得把祖母接回来,眼下虽有丫头伺候,但孩子教养终究需长辈帮衬。
三丫见长平归来,思及如今水生常驻沂州,夏嬷嬷年事已高难得见孙子,且春月即将生产,正是含饴弄孙之时。她备下三百两谢银赠与夏嬷嬷,又给春月未出生的孩子打了一个精致的长命锁。
三丫拉着夏嬷嬷的手,诚心道谢:“嬷嬷,我们一家幸得您多年悉心指点照料。如今你年纪大了,也该享享天伦之乐了。”
夏嬷嬷见孙媳即将生产,重孙绕膝之乐在望,笑道:“那老奴就谢过夫人恩典了。夫人也请多保重身体。”
三丫又吩咐晨熙带着云湛来向夏嬷嬷郑重行礼道谢。夏嬷嬷慈爱地摸摸两个孩子头,温声道:“好孩子,以后可得好好听你们娘的话。”
长平接了祖母回自家小院。老爷体恤,许他待春月生产后再回沂州复命。长平遂安排老爷可靠随从,将购得的宝石先行送回沂州。
小桃与水生将边境带回的宝石妥善装盒,聘礼齐备后,一同前往赵家行“纳吉”之礼正式下聘。水生对赵老太爷和赵老夫人郑重道:“聘礼单子已拟好,请二位过目。”示意管事递上泥金大红礼单。
赵老夫人和赵夫人接过细看,不由得暗自心惊。单子所列,远超预期:
珍宝:红宝石六颗,辽东五十年老山参两对。
皮货:上等狼皮十张。
金银:赤金头面一套,聘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