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王爷顿了顿,“尹指挥使,其女尹氏年方十五尚未定亲,贾指挥使,其妹贾氏正值妙龄十四,李指挥使的孙女(云峰之妹)年芳十六……周大人以为,是在十几个指挥使里挑选,还是每家都纳一个?以安其心?”
周叔沉思良久,他深知此事关乎辽东军政平衡,更牵涉王爷后嗣传承。王爷正妃之位空悬多年,侧妃人选便是未来王府内院的主心骨,亦是联结军中势力的重要纽带。
“王爷思虑周全。”周叔缓缓开口“只是十几个指挥使家的人都进府,这谁若是抢先诞下王爷长子,其他的十几个指挥使心思浮动怎么办?会不会军心不齐?觉得在战场拼杀也是为有外孙是王爷长子的指挥使做嫁衣?若是只在里面挑选两三个,王爷要怎么挑?没挑中的会不会心生不满,在战场上不尽力……”
王爷蹙着眉,“这事本王也知,人选需慎之又慎,需细细斟酌。一个选不好反坏了辽东大局。我让人去查了才知道,各个指挥使家里都留了没定亲的适龄女子,看来大家都是有心人。本王实在难办。”宣王最后叹口气“只能再等等,我这么些年都等过来了。这几年抓紧时间把粮屯好,我有上万铁骑,到时候可与朝廷一战…… ”他话未说完——
“报——!!!”风尘仆仆的斥候奔进厅里。
“王爷,朝廷派了您以前交好的苏大人来送圣旨。快马加鞭可能再有两日就到了。”
宣王顿时心里一沉,朝廷让苏大人来,看来是被被逼来的了。苏大人是她舅母表妹的儿子,也算是表兄了。他以前在京城时还带着他认识科举下场的谢大人。
周叔等斥候下去后,却担忧对王爷道:“王爷,这苏大人来恐怕是大事了,朝廷不可能不知道皇上下旨也不可能有用,还特意选了苏大人来,看来这圣旨肯定能牵制住王爷。”
宣王也是心下一凛,还是冷静安排道:“周大人去安排你的政事去吧,下午事不急着处理的,你早日回家歇息,过两天可能就要找你来商议了。”
周大人去了军营里让人把去年各户所屯田收的粮食记录找了给他看,他得算算除了户所屯田收的粮,军营里一年还需要补多少粮食出来。眼下要有计划的存粮了。
小桃中午安排了人给周叔送炖的鸡汤饭食。另外给泡了一盅参汤来。想到天寒还给周叔送了个汤婆子来。
晚上周叔回家对小桃有些担忧道:“朝廷派的苏大人来送圣旨,恐怕是圣旨上的内容会激怒王爷,所以挑了王爷的远亲来,而且这苏大人和水生还是同科进士,以前在京中常跟随在王爷身侧。料定王爷为了旧日情谊都不会杀了苏大人。”
小桃疑惑道:“皇上下圣旨也无用啊,王爷又不会遵旨。再说王爷有一万多铁骑,朝廷对上又没有胜算。朝廷有什么能拿住王爷的?”
周叔细想了下,王爷的母妃是先皇保下来替先皇诵经的,王爷以前的王妃侧妃早已经由国舅爷逼迫揭发王爷获得了赦免回了娘家,王爷在京城又没有孩子,没有能拿住王爷的地方。
小桃劝解周叔道:“周叔这两天别忧思,等苏大人来了自然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你这两天先养身体,免得苏大人来了你还得操心。”
周叔现在老了,就愿意听小桃的。小桃早上给他带上汤婆子,中午送饭食来又给换了新的汤婆子,到家也是让他穿的新做的轻巧又软和的新棉鞋。处处把他照顾得周到细致。
过了两天果然是苏大人一行人冒着寒风来了,王爷和苏大人表兄弟多年未见,一见面都有些唏嘘感慨。送圣旨的另有三人,苏大人不好和王爷诉说旧日情谊,只能先把公事办了。
苏大人清了清嗓子,一副对不住王爷的神情宣读:
皇弟刘哲盘踞辽东,拥兵自重,割裂疆土,罔顾君臣之恩,实乃大逆不道!朕念及手足之情,特下诏劝谕,望尔迷途知返,归还三州之地,束甲来归,尚可保尔性命富贵。限一月之内,亲奉降表,将辽东及三州之地尽数交还朝廷,若敢逾期不从,朕便以谋逆之罪, 赐死尔生母——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