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怀庆点头:“男子说话需言而有信。云峰,你的话,我信你能做到。”
炤炤低着头,眼眶发热,爹爹终归是疼她的。
两家商定抓紧时间,明日就送嫁妆。怀庆吩咐邱管家速去巡抚府和郡守府借家丁,明日帮忙抬嫁妆。
送走李家后,怀庆对夏嬷嬷道:“去把嫁妆单子拿来,再让夫人过目。”
后日炤炤就要出门,三丫虽早有准备,眼眶还是红了:“这么急……我还想炤炤多在家住些日子,做人儿媳孙媳,哪有在家自在……”
怀庆握住三丫的手,低声道:“战事不等人,云峰这孩子不错,早点过门,他们也能安心让云峰上战场,而且炤炤这种时候进门,她们以后也不好刻薄我们炤炤。”他心中亦是对长女不舍。
三丫深吸一口气,压下酸涩,吩咐丫鬟:“把炤炤的嫁妆箱子全抬出来,好好对着单子清点仔细!”
夏嬷嬷捧着厚厚的嫁妆单子,恭敬道:“夫人,按原单,大小姐嫁妆共六十四抬。如今时间紧迫,怕是抬不了那么多。”
三丫摇头:“不必减,明日全抬过去!不够的人手,邱管家已去郡守大人家和周大人家借人去了。再有军中士兵帮忙人也够了。”
怀庆赞同道:“对,嫁妆都抬过去,不能让人看轻了炤炤。”他家虽底子不算厚,但三丫的酒铺子生意兴隆,炤炤的嫁妆在辽东绝不寒酸。何况周叔和小桃给炤炤备的礼——一套珍珠头面,一套黄金头面,很是替炤炤长脸。
李家这边,云峰祖母亲自带着丫鬟婆子布置新房。大红喜帐、囍字剪纸、红蜡烛……一样不少。云峰的喜服是上好的红绸,早已做好。
云峰妹妹芊芊在兄长耳边打趣:“大哥真是好福气,炤炤姐姐这么好的人,竟肯这时候嫁过来。”
云峰听得妹妹夸炤炤,与有荣焉:“你不是和炤炤处得好么?等她进门,我要进军营,你好好陪陪她,家中的事多提点些。”
芊芊笑道:“我和炤炤姐自来要好,大哥无需操心。”
云峰心头一暖,想到炤炤即将成为自己的妻子,又怕一味夸赞引得妹妹不快,便笑道:“所以说炤炤有福气,自己打小的手帕交,如今成了小姑子,一进门就有人照应。”
芊芊笑道:“炤炤姐一进门我就陪着她,不会让她不习惯。”
云峰祖父站在院中,看着家丁们挂红灯笼、贴喜字,心中既欣慰又酸涩。这场婚礼本该更盛大,可如今……只盼两个孩子平安,炤炤能早日为李家添丁。
天刚蒙蒙亮,张家的嫁妆队伍便已出发。六十四抬嫁妆,由巡抚府、郡守府的家丁和怀庆户所的士兵抬着,浩浩荡荡穿过街道。
第一抬是田产地契——一千亩良田、边境一间铺面;第二抬是金银器皿——鎏金茶具、银筷银碗;后面跟着十二箱江南锦缎布匹凑成的六抬;第九抬是家具——紫檀梳妆台、雕花拔步床……嫁妆所到之处,百姓驻足观望,惊叹连连。
当嫁妆一抬接一抬进门时,李指挥使都惊住了:“怀庆这是把家底都掏给大闺女了?”
云峰祖母对儿媳道:“你这亲家真是把炤炤捧在手心里了,读书习字、女红、人情世故,教养得一等一的好。这嫁妆在辽东嫁女也是难得。你这婆母以后对她好些,好让你亲家夫妻放心。”
云峰娘一看那雕工精美的紫檀家具,就知亲家有多疼闺女——定是早早就攒钱去江南打的。且炤炤知大战在即,云峰须长驻战场,体贴地早早过门。炤炤也是她从小看着长大的,对这个长媳很是满意,自然会善待。笑着应道:“娘,您放心,儿媳定会好好待她。”
到了成亲的这天,李家上下亦忙碌起来,迎亲队伍整装待发。云峰身着大红锦缎喜服,英姿飒爽,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