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执戟战红楼 > 第351章 六人中举

第351章 六人中举(1 / 2)

第351章六人中举

昭宁二年八月初二

京城的秋天带着一丝凉爽的气息,却难掩空气中弥漫的紧张与期待。

贡院外,聚集着来自各地的学子,他们怀揣着梦想与抱负,等待着那决定命运的乡试开启。

秦钟身着一袭深蓝色长袍,头戴黑色方巾,神色沉稳地站在人群中。

他微微抬头,目光平静地看着贡院那高大威严的大门,心中虽也有一丝紧张,但更多的是对自己学识的自信。

作为户部尚书秦业的独子,皇后之弟,又在国子监深造过,

他深知此次乡试对自己的意义,这不仅是个人仕途的重要一步,更关乎家族的荣耀。

康近贤站在不远处,他穿着朴素的灰色布衫,洗得有些白的衣角在风中微微飘动。

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忧虑,眉头微皱,嘴唇紧抿。

出身寒门的他,一路艰辛求学,此次乡试是他改变命运的重要契机。

看着周围那些衣着光鲜的学子,他心中既有一丝自卑,又暗暗誓一定要凭借自己的才学脱颖而出。

万子墨则满脸笑容,在人群中穿梭自如。

他穿着一身明快的淡青色长衫,腰间束着一条白色丝带,显得格外精神。

“哈哈,今日终于能一展身手啦!”

他大声说道,爽朗的笑声引得周围学子纷纷侧目。

他来自山东历城,父辈是历城县尉,家庭环境让他养成了开朗乐观的性格。

此时,又有三位学子结伴走来。

为的是叶子禹,江南才子,年方十九,面容清瘦,眼神中透着聪慧与灵动。

他手持一把折扇,扇面上绘着淡雅的墨竹,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气质。

跟在他身后的是周逸飞,山西人士,二十三岁,身材魁梧,面容刚毅。

他紧握着拳头,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决心,一副武人模样,却来考科举,视觉上有些反差。

还有一位是苏沐阳,来自福建沿海,十八岁,长相清秀,带着一丝海边人特有的灵动与狡黠。

“叶兄,此次乡试,你可有把握?”

周逸飞问道,声音洪亮。

叶子禹轻轻摇着折扇,微微一笑:“逸飞兄,这考场如战场,胜负难料。

不过,我自当全力以赴,不负多年苦读。”

苏沐阳眨了眨眼睛,笑嘻嘻地说:“管他呢,尽力而为便是。

说不定此次能高中,从此平步青云!”

就在众人交谈间,贡院大门缓缓打开,考官们鱼贯而出。

一位主考官高声喊道:“各位学子,按序入场,不得喧哗!”

学子们纷纷整了整衣衫,排着队依次进入贡院。

秦钟稳步前行,眼神专注,心中默默回忆着所学的经史子集。

康近贤深吸一口气,脚步有些沉重地跟着队伍,他不断在心里给自己打气:“康近贤,你一定可以的。”

万子墨则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对贡院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进入考场,学子们找到自己的座位。

座位狭小简陋,仅容一人伏案书写。

秦钟坐下后,轻轻抚平桌面,从包袱里取出笔墨纸砚,动作有条不紊。

康近贤的手微微颤抖,他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拿起毛笔,在砚台上蘸了蘸墨。

不一会儿,考题了下来。

此次乡试的题目是“论修身之道与家国之责”

看到题目,秦钟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心中便有了思路。

他想起在国子监学习时,先生们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诸多教诲,以及自己对家国责任的思考。

他提笔蘸墨,在试卷上写道:“修身之道,在乎养德。

德为身基,基固身正。

昔者,孔子一生修德讲学,言传身教,为后世楷模,家国皆受其益……”

他的字迹工整秀丽,行文流畅,将修身与家国的关系阐述得条理清晰。

康近贤看到题目,心中先是一紧,随后冷静下来。

他想到自己家乡百姓的困苦生活,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亲们,心中涌起一股悲愤之情。

他奋笔疾书:“夫修身者,当以家国为念。

今之世,寒门子弟苦读难进,而富者尽享资源。

若欲家兴国安,当崇教育,重人才……”

他的文字带着一股质朴的力量,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家国的深切关怀。

万子墨挠了挠头,思考片刻后,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他写道:“修身如筑屋,家国如梁柱。

梁柱坚实,屋可安存。

故修身者,当强自身,助家国,兴乡梓……”

他的答卷语言活泼,观点新颖,展现出独特的思维方式。

叶子禹则不紧不慢地展开试卷,他的眼神中透着从容与自信。

他写道:“《论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最新小说: 别惹她!墨爷的小祖宗是全能大佬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赤色军工,刚建国你就要造航母? 救了我的命,就留在我家当姑爷吧 小房东【香朵儿】 大成风华之绝响 蓝钰茗烟 炼狱之刃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