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京城一片热闹景象。
牛继宗、赵昀随冯唐率两万燎原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踏入京城。
整齐的军阵,昂扬的士气,引得百姓们夹道围观,赞叹不已。
乾阳殿内,金碧辉煌。
昭宁帝杨起高坐在龙椅之上,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冕旒,目光威严而又透着几分欣喜。
牛继宗、赵昀和冯唐三人步伐沉稳地走进大殿,齐刷刷行礼,声音洪亮:“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起微微抬手,声音在大殿中回荡:“众爱卿平身。
此次山西大捷,你们战功卓着,为我大秦立下汗马功劳,朕心甚慰。”
牛继宗率先出列,身姿挺拔,抱拳行礼:“陛下,这全赖陛下圣明,指挥有方,将士们拼死效力,臣不过履行职责罢了。”
杨起露出满意的笑容:“牛爱卿谦逊了,朕听闻你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勇不可当,大秦有你这样的虎将,是朝廷之福。”
赵昀接着上前一步,恭敬说道:“陛下,边疆安宁是我等臣子的使命。
牛将军和冯将军经验丰富,教导有方,臣从他们身上学到诸多,此次才能顺利凯旋。”
杨头称赞:“赵爱卿不仅英勇善战,还谦逊好学。
冯将军,此次归来,朕要好好嘉奖你。”
冯唐抱拳,神情庄重:“陛下,保家卫国是臣的本分,不敢居功。
只要大秦安稳,臣万死不辞。”
正说着,殿外传来一阵急切又轻盈的脚步声。
灵玥长公主杨瑶不顾宫女的阻拦,快步冲进大殿。
她今日听闻赵昀归来,早早的精心打扮,一袭粉色宫装,云鬓花颜,美目盼兮。
一进殿,她的目光就紧紧锁住赵昀,眼眶瞬间泛红。
杨瑶直接扑到赵昀怀里,声音带着哭腔,娇嗔道:“赵郎,你可算回来了,这些日子,我每日都在思念你,担心你的安危,夜里常常睡不着觉。”
赵昀先是一愣,没想到杨瑶如此大胆直接,当着众人的面就表露心意。
但很快,他脸上浮现出温柔的神情,轻轻拍着杨瑶的背,轻声安慰:“瑶儿,我这不是好好回来了吗?让你担心了。”
牛继宗和冯唐对视一眼,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满是笑意。
杨起看着这一幕,无奈地摇摇头,却也并未生气,毕竟他对这个妹妹极为宠爱。
杨瑶这才想起皇兄还在,从赵昀怀里抬起头,有些不好意思地向杨起行礼:“皇兄,妹妹失态了。
实在是太久没见到赵将军,一时没忍住。”
杨起笑着说:“罢了罢了,你这丫头,也不顾及场合。
几位将军都是自己人,也不会笑话你。”
杨瑶红着脸,又看向赵昀,眼神中满是眷恋。
接着,杨起与几人开始商讨边疆事务。
“如今山西初定,但隐患犹存。
林风将军率八万大军驻守山西各府,责任重大。
牛继宗、赵昀,你们对山西防务有何见解?”
牛继宗思索片刻,说道:“陛下,山西地势复杂,易守难攻。
林风将军熟悉当地情况,定能把防御布置得滴水不漏。
不过,粮草补给至关重要,需确保供应顺畅。”
赵昀补充道:“陛下,除了粮草,还应加强情报收集。
与当地百姓建立紧密联系,军民联合,才能及时掌握敌军动向。”
杨头表示认同:“二位爱卿所言有理。
朕会安排专人负责粮草调配和情报收集。
冯将军,你对此有何看法?”
冯唐抱拳说道:“陛下,山西防线漫长,可适当增设烽火台,以便快传递军情。”
杨起连连点头:“就依冯将军所言。
此事朕会让兵部尽快落实。”
……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
杨起站起身,说道:“今日与诸位爱卿商议国事,颇有成效。
今晚朕在御花园设宴,为诸位爱卿接风洗尘,大家务必尽兴。”
众人谢恩后,退出乾阳殿。
御花园内,灯火璀璨,花香弥漫。
杨起坐在主位,牛继宗、赵昀、冯唐和杨瑶分坐两旁。
桌上摆满了珍馐美馔,宫女们穿梭其间,为众人斟酒。
酒过三巡,气氛愈融洽。
杨瑶端起酒杯,眼神含情脉脉地看着赵昀:“赵郎,这杯酒敬你,愿你往后平安顺遂,再无征战之苦。”
赵昀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瑶儿,你也要保重身体。
等边疆彻底太平,我定带你去看那塞外风光。”
牛继宗笑着打趣:“赵老弟,看来你和长公主感情深厚啊。
等你们好事将近,可别忘了请我喝喜酒。”
杨瑶脸羞得通红,嗔怪道:“牛将军就会取笑我。”
众人哄堂大笑,气氛热烈非凡。
宴会上,话题又转到了大秦的文化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