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的毒蔓(3 / 4)

    弘扬“实事求是”的精神,通过无数成功应对危机的实例,强化对官方渠道和专业知识的信任基础。

    这使得谣言滋生的土壤——轻信、盲从、焦虑——逐渐变得贫瘠。

    在江南某个大学城,计算机系的学生王磊是第一批感受到信息环境变化的人。

    “奇怪,”他刷着手机,对室友说,“前几天满屏都是各种吓人的‘内幕消息’,今天好像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生活贴、技术帖,还有好多根本看不懂的‘古籍分析’。”

    他的室友,一个热衷参与网络辩论的社科生,也挠着头:“是啊,我想找那个关于执法视频的帖子跟人论战,结果发现冒出几十个不同角度的‘现场视频’和‘专家解读’,我都不知道该信哪个,跟谁吵了…”

    两人对视一眼,忽然都觉得之前那股非要争个是非对错的冲动,消散了大半。

    在景德镇的老街上,经营着一家传统青花瓷作坊的老师傅陈墨轩,也感受到了这股不寻常的暗流。他的孙女,一个在省城读大学的设计系学生,急匆匆地打来视频电话:

    “爷爷!网上有人说,咱们的传统釉料里含重金属,用久了会中毒!还说…还说这是被刻意隐瞒的‘真相’!您可别再用手直接碰那些釉料了!”

    陈师傅正在给一个胚体绘制繁复的缠枝莲纹,闻言,他布满老茧的手没有丝毫颤抖,笔下的线条依旧流畅精准。他对着屏幕那端焦急的孙女,缓缓放下画笔,拿起旁边一块素坯,又沾了些靛青色的釉料,在指尖捻了捻。

    “丫头,”他声音平和,带着历经岁月的沉稳,“你看看爷爷这双手,跟青花瓷打了一辈子交道。你太爷爷,也是这么过来的。咱们陈家的瓷,从选土、炼泥、到配釉、烧制,每一道工序,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里,都写着‘敬畏’二字。这釉料的配方,是几百年来无数匠人用经验和心血,甚至是用健康试出来的最优解,既要有色泽,更要安全。”

    他指着作坊角落里堆放的矿物原料:“苏麻离青、珠明料…它们的性子,爷爷闭着眼睛都能摸出来。是好是坏,是安全是危险,不是网上几句话就能定的。这东西,”他拍了拍刚画好的瓷瓶,“它自己会说话。它的温润,它的色泽,它历经烈火而不变的品格,就是最好的证明。那些空口白牙的话,伤不了它分毫。”

    陈师傅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睿智:“这阵风啊,邪性。但咱们的手艺,咱们的良心,就是定风珠。你啊,在学校也稳住心神,多看书,多琢磨真本事,别被那些来去无踪的话牵着鼻子走。”

    孙女看着爷爷镇定自若的神情和那双与青花釉料相伴一生却依旧稳健的手,心中的慌乱渐渐平息,用力点了点头。

    补充场景二:年轻父母的理性抉择

    在一座新一线城市的儿童医院里,年轻的父亲赵鑫和母亲孙薇,正抱着他们发烧的女儿等待就诊。周围的家长群里,充斥着各种关于“灵能辐射引发儿童免疫力下降”、“某批次儿童用药被污染”的焦虑讨论。

    孙薇忍不住刷着手机,越看脸色越白:“老公,你看这个帖子说的…会不会是真的?咱们宝宝这次生病,会不会跟小区附近那个新建的灵能信号塔有关?”

    赵鑫接过手机快速浏览了一下,眉头皱起,但很快又舒展开。他搂住妻子的肩膀,示意她看周围:医护人员一如既往地忙碌而有序,候诊区的电子屏上滚动着健康的科普知识,广播里温柔地提示着就诊号码。

    “薇薇,别自己吓自己。”赵鑫的声音很沉稳,“你看,医院一切正常。如果真有什么大规模的‘辐射致病’或者‘药物问题’,这里早就人满为患,官方也早该发布预警了。这些帖子,除了制造恐慌,有任何可靠的证据或者官方来源吗?”

    他拿出自己的手机,点开市卫健委的官方平台和几家权威医疗机构的公众号:“我们得信这些。你看,官方一直在更新灵能环境监测数据,都是公开透明的。关于儿童用药,也有严格的追溯体系

最新小说: 星言 撞钟百年,我成了宗门老祖 综影视炮灰翻身 抠神 我的御兽天赋全球第一 逢凶化吉,从九龙夺嫡开始 恶毒雌性要洗白,从攻略兽夫开始 兰陵风流 柯南之我懂兽语 开局先怂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