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辆经过严格改造后的重型卡车从坐滩货轮里冲上岸的景象只能用壮观来形容。
鱼贯而出的重卡车队并没有遭受任何袭击。
这个渔港只是当地渔民自形成的小鱼港并没有日军驻守。
当车队快朝着庄河方向快前进的时候,驻守在皮口港的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第三中队会同海军警备队第一大队第二中队一百余名日军带领靖国军一个营三百人马率先跟黄书郎的车队在公路上相遇。
作为地方守备部队能在短时间组织起四百人的队伍已经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现在的皮口港里的日军人数已经降至十几人的规模了。
花园口突然出现的车队让守备队中队长龟田次郎不得不组织部队前去一探究竟。
毕竟这里的周边治安环境是归他们负责的。
之所以带上海岸警备队一起执行这次任务也是无奈之举。
龟田的中队是一个不满员的中队,如果将全部兵力倾巢而出?万一皮口港内有什么闪失?龟田次郎负担不起这个责任。
而且这一行动是在请示关东州后得到批准的。
至于那一个营的靖国军纯属就是关东州硬塞给龟田次郎的。
毕竟一百多日军的规模是无法处理眼下这种情况的。
据线报花园口可是坐滩搁浅了一艘万吨巨轮。
而且从船里开出来上百辆重型卡车。
谁都不知道这些重型卡车装的到底是人还是货?谁也不知道这些卡车最终的去向是哪里?这一切的答案都需要龟田次郎自己探寻。
龟田次郎对车队的走向判断很准确。
因为现在是冬季,这么多重型汽车不管去哪先对道路的要求是很高的。
他们一定不会从小路行进的,所以龟田次郎把宝押在了公路上。
从得到消息到请示汇报组织队伍龟田次郎已经比黄书郎的车队晚出两个小时了。
此时想要截住车队必须要抢先赶到车队的前头才能做到。
作为曾经在第一师团服役过的辎重营老兵,龟田次郎深知现如今各国卡车的各种技术参数。
他选择带领队伍穿插迂回抢先赶到明洋镇。
由于走的是野路抄的小道所以这一路上的非战斗减员非常多。
三辆卡车陷进了雪窝子里,靖国军一个营的兵队等到了明洋镇只剩下不到二百人了。
好好地一个营直接变成了一个加强连。
虽然人数减少了但是所携带的重型武器全都安然无恙。
龟田次郎带领着部队一到明洋镇就立刻在公路两旁开始修建伏击阵地。
这个时候的他深知对方车队或许就在下一分钟就会出现在自己面前。
早一点修建好防御工事胜算就会更大一点。
靖国军的士兵此时恨不得将龟田次郎的祖宗八辈骂一个遍。
这狗日的小鬼子还是人吗?这一路的急行军差点没给他们累死,到地方连口气都不让喘就开始挖战壕?小鬼子真是不把自己这些人当人看啊?
就在龟田次郎紧锣密鼓的修建各种防御工事的时候,黄书郎的车队姗姗来迟已经出现在了龟田次郎的眼前。
之所以黄书郎的车队来的这么慢还是跟路况和司机有关系。
这时期的所谓公路可不像后世那般一色的柏油马路。
充其量就是被人为夯实硬化过的土路。
除了路况不好以外,司机没有在寒冷的冬天路面驾驶经验也是导致车队行进缓慢的主要原因。
好在黄书郎对此早有准备。
所有卡车全都提前安装了防滑链条。
虽然因为司机技术不行经常在路上生侧滑事故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生车毁人亡的事故。
好在车队有惊无险的到达了第一个预定目标-明洋镇
黄书郎在头车里通过望远镜一早就现了正在抢修工事的日军。
按照常理黄书郎本不该坐在头车里。
毕竟头车的危险性是最大的。
但是黄书郎执意如此谁也没有办法劝阻他。
黄书郎拿起来无线电通话器:全体注意!
前方有日军!
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冤家上门了好好招呼他们。
所有卡车司机在听到无线电通话内容后全都精神一振,打起十二分小心仔细的驾驶着卡车。
副驾驶上的人开始朝着车厢里喊话,一时间车厢里充满了拉枪机的声音。
黄书拉面馆此时已经打开了卡车车厢的顶板。
随着液压机的启动,黄书郎随着一挺高射机枪缓缓的升了上去。
黄书郎此时操纵的这挺高射机枪,准确的来说已经不能称之为枪了。
瑞典福博斯20毫米口径高射机枪已经脱出了机枪的范畴。
应该称之为机炮更为准确。
这挺机炮已经经过了改造,液压系统外加自动供弹系统。
车厢里的人只要保证供弹器里有充足的子弹存储即可。
黄书郎此时手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