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管家不在,作为当家主事的夫人不能亲自打理各种琐事所以黄书郎成为了不二人选。
直到这一刻,黄书郎才对管家这个职务有了深刻了解。
这活一般人干不了干的了的不是一般人。
这么说吧,但凡厨房里缺根葱少头蒜都会有人来跟你请示。
大宴宾客说的简单,宴席按照什么规格上多少道菜?客人是哪里人?是否有特殊要求?随行人员宴席标准是多少?安排在哪进餐?府里上下伙食如何打理?单就厨房一项就给黄书郎整的脑袋大了。
“你他妈再敢问我一句我就叫你脑袋开花。”
在黄书郎出这种严重警告之后,终于不再为后厨方面烦恼了。
原本以为能缓口气的,没成想内府丫鬟们也没打算放过黄书郎。
什么饭后是否书房待客?烟室内是否需要将所需之物提前安放妥当?小少爷吵着要见二爷?各种各样的问题吵到头大。
“按以前府里的规矩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别在过来烦我。”
要不说还的是黄书郎啥事安排不了还得靠火解决危机。
直到所有人各忙各的了,黄书郎才有了思考的功夫。
想了一会后他将护院赵大喊了过来。
赵一支过来后黄书郎趴在他耳朵边嘀咕了半天。
赵一支听完眼睛瞪的跟铜铃一般,半天才开口问道“二爷!
真要这么干啊?那可是杜先生?万一”
“闭嘴吧你!
叫你怎么干你就怎么干。
跟其他几个兄弟说好了干归干不能出意外?不能有动静。
总之办好了把人看住了你们就是大功一件。
控制住以后留四个人看住他们就行。
剩下的全给我到内堂找地方眯着。
我啥时候喊动手你们啥时候出来。
记住了这个活不能真下手就是控制住就行。
尺度你们自己掌控。
一个人也不能放跑了。
尤其是那个司机!
进府的时候那俩眼珠子就滴溜转总往咱们府里容易走脱的地方撒嘛。
对他一定要加小心。
两人不行就三人三人不行就上四个让他第一时间放弃抵抗明白了吗?”
“明白了二爷。
可这么大事是不是等老爷回来?”
赵大一脸不情不愿的问道。
“等大哥回来黄瓜菜都凉了。
咱们要以理服人但是武力威慑也是必须的。
所以你们这步棋是关键。
告诉弟兄们这次就是对他们最大的一次考验?通过了以后吃香的喝辣的。
通不过有多远滚多远。
机会就在你们手上自己可要把握住了啊。
还有搜身的时候一定要仔细。
这些江湖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保命本事。
不要雁没打着再叫雁啄了眼。
下去安排吧!”
黄书郎将可能出现的问题掰开了揉碎了给赵一支讲透了。
理论教育工作已经结束了剩下的就看他们的实际能力了。
要不是今天看杜先生今天带的人并不多,黄书郎也不敢兵行险招。
对付杜先生这种老江湖老油条就得给他来个狠的。
一次解决问题。
随着午宴开始,黄书郎终于又坐到了自己该坐的位置上了。
他感觉这大吃大喝谈天说地才是他该干的事。
所以在家宴过程中黄书郎充分的挥了主人公能动性。
热情洋溢的代表着胡家招待杜先生。
面对热情的黄书郎,杜先生表面显得彬彬有礼实则对此厌烦透顶。
自己不是来吃席的自己是来办事的。
想吃席难道杜公馆的饭菜不可口吗?原本宴请宾客这主家必须在场没有缺席的道理。
可胡铮是为了自己的事情出门奔波,自己总不能挑这个理吧?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这嘴皮子真是了得。
不去北京天桥撂地说相声都可惜了。
这心思敏捷的你但凡提一个话头他就能给你做出一篇锦绣文章来,绝不会让你的话掉在地上。
人才啊!
此人要是能为我用我的省多少心。
林生虽然也乖巧懂事但是在对事态把握以及临机决断方面跟眼前的年轻人一比相差太多。
这真就叫人比人的死货比货的扔。
对黄书郎越看越顺眼的杜先生此时也显得格外热情。
双方对各种时政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随着探讨多加深杜先生感觉自己眼前的年轻人已经不能用人才来形容了。
就这见识这谈吐这气质这风度这不要脸的样子说他没在官场混迹几十年谁敢相信?
随着话题的深入,时间过得也很快。
正所谓酒过三巡菜过无味,慢慢的杜先生感觉自己的身体开始不受控制起来。
额头上的汗开始增多,身体开始不住的抖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