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禅观与净土 > 第1集《禅观与净土》(往生篇)

第1集《禅观与净土》(往生篇)(1 / 6)

    《禅观与净土》(往生篇)诸位法师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我们这一次跟大家讨论的主题,是有关净土宗往生的问题。

    我们上次讲到《念佛篇》,就是怎么样建立我们心中的佛号。我想,经常在念佛的人,我们会发觉,当我们心中要建立佛号的时候,刚开始是有障碍的,因为我们会打妄想。所以,我们原来的妄想跟新进来的佛号会产生一种抗拒、排斥的作用。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善导大师说要修皈依,要具足皈依之心。

    那么,我们怎么样能够对阿弥陀佛的功德产生皈依呢?

    善导大师说要建立两种的信心:第一个,我们要相信自己, “业障深重,求出无门”。当然,我们一般的人,没有经过观照的人,我们会觉得说,我今生也没做什么错事。但是如果我们今天把生命回溯到无量的过去,我们会发觉我们过去已经累积很多的杀、盗、淫、妄的罪业,而这个罪业的力量我们现在已经没办法处理了。就是说,你从现在开始不睡觉,也不吃饭,每天拜忏,也没有用了。

    所以,我们现在、今后面对着无量无边的罪业,而我们自己已经没办法处理了。这是第一个概念,先了解自己是怎么回事——我们现在是一个需要被救拔的人,而我们自己却没办法去救拔自己。

    那么第二种信心呢?相信“弥陀大愿,必定救拔”。你相信阿弥陀佛一定可以救拔我们。

    所以从这两种信心:对自己的信心,相信自己业障深重;对弥陀的信心,相信弥陀必定救拔,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生皈依。这个时候,当你再提起佛号,跟你平常念佛的时候那就是完全不同的境界,那叫一个坚持: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

    也就是说,念佛的人会失败,只有一个原因——你没有决心,因为你认为佛号对你来说可有可无。你这种心态,你一天念十万声佛号都没有用,因为你不能把佛号跟你的生命做一个重要的连结。因为对你来说,佛号在你的生命当中是扮演的一种可有可无的角色。也就是说,没有它,我照样活得还不错。这样子,你一辈子不可能把佛号念好,不可能,因为你的心态不具足皈依。

    所以,在《念佛篇》,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告诉自己,我们怎么样把自己的生命跟阿弥陀佛的功德做一个明确的定位,你要把位置找对。我们是“业障深重,求出无门”,阿弥陀佛是“万德庄严,必定救拔”。你只要有这种概念,你一定可以把佛号念好。因为你的心态改变了,你从一个“我想要念佛”而提升到“我一定要念佛”。

    这个是我们在前面《念佛篇》花了三天的时间跟大家讨论的,怎么样建立心中的佛号。

    这次的主题就是,当我们把佛号建立以后,我们怎么样引导佛号,让它导归净土。建立佛号只是建立心中的一种资粮,一种功德的资粮,但是这个佛号临终的时候不一定能够导归净土,不一定。因为你念佛的时候建立的皈依,是跟阿弥陀佛的名号建立的皈依,而导归净土是要建立你跟净土的愿力,这两个所缘境是不一样的。我们念佛的所缘境是佛号,是阿弥陀佛;往生的所缘境是净土的依正庄严,这是两码事。所以,当我们提到往生的时候,就牵涉到临终的感应道交了。

    感应道交,在经典当中讲得最明确的,我们引一段小经文来说明什么叫感应道交。它说,一个人临命终的时候提起佛号,你也提起佛号,他也提起佛号,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往生,有些人没有往生呢?同样是一句佛号,为什么有些人的佛号能够求生净土,有些人不可以?佛陀讲得很清楚,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这个地方讲到两件事:

    第一个,佛陀自受用的功德。佛陀自受用功德是:佛陀是法界身。法界是什么意思呢?圆满自在义。“佛为法王,于法自在。”

    但是,当佛陀的功德从自受用转成众生的他受用的时候,那对不起,佛陀不自在。佛陀要把功德跟众生分享的时候,他必须要遵守因缘所生法,佛陀不得自在。当佛陀要把功德跟大家分享的时候,他的关键是什么呢?“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就是,你临命终的时候,提起佛号,你是怎么想的

最新小说: 迟暮老祖,我靠亿万前女友庇护子孙 修罗武神 至尊剑帝 太古神尊 核动力剑仙 玄幻:简化功法,从喽啰成武道霸主 死亡巫师日记 混沌玄脉:陆沉问道 我的夫君实在太妖孽了 驭音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