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禅观与净土 > 第4集《禅观与净土》(基础篇)

第4集《禅观与净土》(基础篇)(5 / 8)

    这个地方有些人是有疑惑,说这个吃肉为什么伤害慈悲心?这肉是一个物质世界,慈悲心是一个精神的层面。但诸位你不要忘了,在唯识学上,它把我们的生命分成色法、心法,可是这色心二法是互通相通的。诸位你看啊,你身体虚弱的时候,你的心力会不会比较薄弱?肯定会!你身体生病的时候,你的专注力也受到影响,虽然你的心法是没有行相的,但是色心二法是互含互摄的。

    《宗镜录》讲一个公案说:佛在世的时候有一群比丘,在森林里面结夏安居,修习止观。当然比丘们威仪具足,在打坐——结跏趺坐。有一群猴子去摘水果的时候,就经过这些比丘们修行的地方,看到比丘们威仪具足就起欢喜心,由欢喜心生起恭敬心,所以回程的时候带了很多水果,猴子们就拿一部分水果去供养比丘。经过三个月以后,比丘们如法地修学,有些人证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就走了。

    走了以后,外道也游化到这里,看到这个地方有人修行过,都是现成的,外道也住下来。但是没有佛陀的教化,外道威仪不具足,有些人躺在地上,有些人是一只脚站着,奇形怪状。这些猴子过来的时候一看,这些人怎么动作不一样了?刚开始看也就算了,看久了,这些猴子就受不了了。一群猴子就冲上去,把外道挤下来,叫他坐着,强迫他们双腿一盘,眼睛闭下来,结这个法界定印。这些外道,一开始抗拒,但是他们觉得,欸!这样子坐,这样子姿势,的确是很好摄心,结果这些外道也证得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那么永明大师在《宗镜录》里想要说什么事呢?他说由此可知,外表的行为会影响到你的内心。就是说我们相信你曾经发了菩提心,我们也相信你的菩提心是发得很真诚。但是如果你为了贪求口腹之欲,因为这个吃肉的问题在那里,因为你每天都要去做这件事情,不是十天、半个月才做一次,你每天都要去做,所以你很可能会失去惭愧心,你不可能每天警惕自己,不可能!你很难!你也可能警惕几次,时间久了,你就习惯了,慢慢慢慢你的慈悲心就消失掉了。慈悲心消失掉,你的大乘种性就消失,这个更可怕。

    你已经不是走上了菩提的跑道,你走上了鬼神道的跑道了。因为你已经接受食肉的行为,不再抗拒它,你接受它这最可怕!所以《楞严经》它很重视你的因地发心,就是说当你出现一个错误行为的时候,你是怎么面对它,这个很关键!非常关键!关键到你未来是不是从这个行为能够突破出去。如果你全盘接受,你就很难从这个地方再改变了,因为你产生一种强大的相续的力量,问题在这里!所以这个吃肉的问题点来自于辗转相续,无惭无愧。

    在《楞严经》里提到两个问题,当然这个杀盗婬妄,它的重点在于生死业缘,但是生死业缘也影响到你内心的善根,它会破坏你前面好不容易所栽培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两个是互动的。

    好,我们今天上到这里,还有点时间,诸位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你们有问题可以问。大概只有今天有时间,明天可能就没有时间让你们提问了。

    我想我们净土宗的目标在往生净土,你最好能够抓住一些重点。就是有些东西在临终的时候会让你起颠倒的,有些东西会在临终去触动你生死业力的,这两块你要特别注意,最好少碰,就是会加强你的颠倒妄想,会加强你生死业力的这两块要小心,因为你带业往生。真的可以带业往生,但是你要让你的妄想跟业力的势力降到最低,在你的控制范围,起码你的愿力是主轴。

    就是说我们一个人内心一天有很多想法,我们不可能达到一心,我们有多心。我们内心肯定有时候起善念,有时候起恶念,这才叫生死凡夫,那关键在哪里呢?关键在于你不能让恶念生根,关键在这里!你偶尔起起恶念,可以理解,但是你不能让恶念变成无惭无愧,产生根,来取代你的菩提心,不可以!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把往生的心态、成佛的心态,作为我们生命的主流,它已经形成一个根了,至少你的根本是清净的。虽然你的行为有过失,但是透过你的惭愧心跟不断地发愿,至少你的根没有伤到,你就有往生的把握,你的善根没有坏,你就有把握带业往生。

    当然很多生死业缘尽量不要碰,尤其跟众生有关的——吃牠的肉,还有偷盗、妄语,这个业缘你也是不要碰。起码不管你过去做了什么,你赶快忏悔断相续心,让业力沉淀下来。在《楞严经》上说,你一个杯子里面有很多的污泥,你不能再搅动它了,我们虽然不可能把污泥拿走,至少你让它沉淀下来。带业往

最新小说: 我的御兽天赋全球第一 我有一颗大帝妖丹 柯南之我懂兽语 荒沙主宰 我的技能栏里全是怪物招 仙界诛魔神将 玄幻: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星言 逢凶化吉,从九龙夺嫡开始 掌门道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