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能通过补给舰进行补充。
波罗堡的军需仓库里此前已经囤积了大量的炮弹和发射药,足够此次行动所需的了。
昊菁皇帝早已遣人去张煌言那里报道,帮助当地驻军建立一座大口径弹药工厂。
这样便可就地取材,免于长途运输,从而节省大量运力和费用了。
西部总督区的各种资源都有,完全能够满足生产炮弹的需求。
而现在,科灵守军就倒了大霉,防区遭到了上百门舰炮的火力覆盖。
岸边的守军想要反击,却发现对射根本就打不过海面上的敌军舰队。
你打人家,无非是在舰体上打个凹坑,最多破个窟窿而已。
人家打你,那真是血肉横飞,火炮加上掩体都给你送上天!
头顶的飞机会通过无线电告知舰长炮击的误差,炮兵可以迅速进行调整。
科灵并不是一座大城市,按照大明帝国的分类。
哥本哈根算一线城市,欧登塞、奥胡斯、奥尔堡算二线城市。
科灵只能跟霍森斯、埃斯比约、罗斯基勒等被划归三线城市。
遭到上百门舰炮的长时间炮击,不论对城防还是守军,都会造成极大的破坏与伤亡。
城区与码头很快就冒起了滚滚浓烟,连片的楼房一栋接一栋的被摧毁。
但这就是昊菁皇帝希望看到的场面,完全不对称的战争!
科技碾压!
火力碾压!
战损比也必然碾压!
当然也有未遭到炮击的目标,譬如停泊在码头的商船。
很明显,舰队是打算俘获这些船只,用来运输俘虏和战利品了。
飞行员根据目测报告此次炮击大约摧毁了四分之一的城区,再来三四次的话,便可以直接将这座城市夷为平地了。
这个报告无异是让小舰队上下极为兴奋的,对他们来说,没啥比摧毁敌人城市更让自己上瘾的了……
女人?
哼哼!
玩女人哪有这么大的成就感?
敌人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建立起来的城市,大伙用四五次炮击就将其从地图上给抹掉了。
这是多么让人开心的事情啊!
完全值得纪念!
为此,很多水兵都决定在炮击过后,让该城的废墟作为自己的拍照的背景。
在战时,此举当然是不被允许的。
但等守军投降之后,舰长就懒得去管了,因为连钓鱼的人都有了……
能钓鲜鱼的话,有几个人愿意吃罐头啊?
海军比陆军和空军就多这点好处,还不好好利用,那不是傻么?
在战事不紧张的情况下,舰长并不会阻止手下进行一些能够提高士气的活动。
望远镜里的科灵城区,已经变成了硝烟弥漫的炽焰战场。
说明过不了多久,这里就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