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论是万历、隆庆、天启三帝,哪怕辽东战事一败再败,都没有议和之打算。
今崇祯皇帝却打算与东虏议和,便是昏君无疑了,必将遭到朝野上下猛烈抨击!
“‘议和’之词出自爱卿之后,朕可曾说过。爱卿将议和之罪强加与朕,可否是居心叵测啊?”
这种事哪怕不用那逆子指点,崇祯也会矢口否认,好不容易夺得了主动权,可是不能轻易交出去。
“不知陛下遣人去与虏酋商议何事?”
皇帝没有轻易就范,张玮便打算再弄个圈套,迫使其口误,再行借题发挥。
“适才朕已说过,爱卿没仔细聆听?爱卿在朝会上想着何事啊?莫非昨晚吃得过饱,此时还在消化食物?”
那逆子的绝招就是吃饭,崇祯自然也学会了,一时半会想不出对策,那就提吃饭。
“……臣还好,并未感到腹胀!”
张玮顿时就懵了,怎么皇帝提起晚饭的事情了?
莫非昨晚东林与复社的成员相聚,已经被厂卫探知了?
皇帝已然对东林与复社起了疑心,开始监视众人了?
往后可得万分小心,切不可被抓住把柄,否则就难以翻身了。
“今北都大捷,然朕看你并未显得欣喜,笑意全无,难道在同情东虏兵败?”
这招果然好用,崇祯便再接再厉,开始旁敲侧击。
“臣闻听大捷消息,欢喜非常,甚是高兴,恨不得东虏兵马立刻死绝,我大明中兴在旺矣!”
张玮急忙得表示忠心,这时候万不能说错一句话,不然真就会被怀疑为东虏派来的细作了。
“陛下,既然王师业已大败东虏,按理当须乘胜追击,力争一战而定,否则必然后患无穷啊!”
刑部左侍郎侯恂见到张玮被皇帝弄得有些狼狈,便出列给东林同仁解围。
“侯爱卿可懂兵书战策、领兵征战?若是真懂,再无须在刑部当差了,朕修书一封,可推荐爱卿去北廷,届时爱卿必得太子重用,如此可好?”
崇祯之前都被那逆子给噎得够呛,这下好了,那些话刚好用来噎死侯恂,让他多嘴多舌,不懂还瞎掺和。
“臣……”
轮到侯恂无言以对了,皇帝开始耍赖推诿,他们做臣子的就不好掌握上风优势了。
自己承认,那就还得被送到太子那里去,太子可是不欢迎东林士子的。
万一真被发配到锦州前线,被祖大寿呼来唤去,岂不是生不如死?
“陛下息怒,侯恂仅是直抒己见,断无他意!”
观战了半晌的翰林院掌院钱谦益这才出言,太子新胜,此时提及边务就太不明智了。
很明显,今日皇帝以对东虏大捷为依托,他们再想发力最终也只能功败垂成。
在移驾南都之前,皇帝与太子便商议妥当了,由太子来负责边务。
取得如此大捷便证明太子确实可以战胜皇太鸡,往后如何再另说。
此时进言,指挥太子该当如何行事,崇祯皇帝焉能让你如愿?
“哼!”
东林果然不是好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