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洛屿將老爷子送到向阳大队,没见著徐奶奶和裴爷爷,倒见著杨老带著几人在试验田里窜来窜去。
“杨爷爷!”黎洛屿扬声喊了一句,踩著田埂快步走过去。
杨老听见声音猛地直起身,转头瞧见是她,高兴得晃了晃手里的麦苗:“洛洛,你怎么来了”
“我送我爷爷过来。他在村口大树下嘮嗑呢。”黎洛屿走过去瞧了瞧满地冬小麦麦苗,“您老的冬小麦研究的如何了”
杨老一听,立刻拉著黎洛屿蹲下身,粗糙的手指带著泥土的温度,轻轻拂过麦苗翠绿的叶片,眼里满是藏不住的欢喜与自豪:“多亏了你上次给的主意!你说的『浅播盖土』,我跟老伙计们琢磨了好几晚,还特意重新划出两亩地做试验田,就按你说的,播种深度控制在两厘米,盖土也只铺了薄薄一层。你看现在这苗......”他说著,小心翼翼地拨开麦苗根部的泥土,露出扎得紧实的鬚根,“根系扎得稳当极了,一点没往上窜,叶片也绿得发亮,村里的老人说比去年同期的苗壮实一大截,成活率起码提高了三成!”
“还有啊,这批种子我们也按照你说的方法做了多次实验!”杨老越说越兴奋,伸手从自己的隨身布兜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小本子,翻开泛黄的纸页,上面用铅笔歪歪扭扭记著密密麻麻的数字,“你说种子播种前要用温水浸种,再晒上大半天,能提高发芽率。我们分了三批试:一批按你的法子来,一批只浸种不晒,还有一批直接播。结果你猜怎么著按你法子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比另外两批高了快两成!”
他又指著田埂边一小片长势更旺的麦苗,声音都拔高了些:“这片我还按你说的,在播种前掺了些草木灰,既能防虫害,又能抗冻。前两天夜里下了场轻霜,其他地里的苗有点蔫,就这片,一点事没有!”
黎洛屿看著那片生机勃勃的麦苗,也跟著笑了:“这就好,等再过段时间,注意控水,別让土壤太湿,防止烂根。等开春返青的时候,再追点氮肥,收成肯定错不了。”
“哎!都记著呢!”杨老连忙把本子揣回兜里,像宝贝似的捂紧,“我们几人每天早晚都来地里转两圈,哪棵苗有点不对劲,我一眼就能瞅出来。”
“嗯,辛苦你们了。”黎洛屿环顾一圈试验田,目光扫过院子里光禿禿的菜园子上:之前种著的黄瓜、茄子、小青菜等早就拔了秧,只剩下光禿禿的土地,等著明年开春再种新菜。
她眼睛一亮,笑著凑到杨老身边建议:“杨爷爷,马上入冬了,地里的菜都收得差不多了,您想不想大冬天也能吃到新鲜的菠菜、小白菜”
杨老一听,眼睛瞬间亮了,连忙追问:“大冬天还能种青菜这可是东北,零下好几十度的天,种子播下去不都冻坏了”
他活了大半辈子,只知道冬天只能吃窖藏的萝卜、白菜,从没听说过还能种新鲜蔬菜。
黎洛屿蹲下身,用树枝在泥地上画了个简单的棚子形状:“咱们可以搭个简易的『土温室』!用竹竿搭个架子,上面盖层塑料薄膜,白天晒太阳保温,晚上再盖层草帘,里面温度能比外面高个十来度,种点耐寒的菠菜、油菜、小白菜正好。”
“还有这法子”杨老凑过去盯著地上的画,手指跟著比划,越想越觉得可行,“那塑料薄膜咱们大队有吗还有竹竿,后山多得是,砍几根就能用!”
“塑料薄膜我下次从城里带过来,”黎洛屿笑著说,“而且这土温室不用太大,就搭在一亩左右的菜园子就够了,先划个小区域实验,每天记录棚里的温度、湿度,还有蔬菜的生长速度,把数据都记清楚。要是这法子真能在冬天种出新鲜菜,不光咱们大队受益,以后还能往其他地方推广,让更多人冬天都能吃上绿油油的青菜。”
杨老听得心怒放,其他几人更是兴奋一拍大腿:“好!我们搞起来!这亩地我们明天就圈起来,竹竿咱们后山有的是,砍几根就能搭架子,就等你带塑料薄膜来!”!
黎洛屿看著大家兴奋的模样,笑著应了:“好。可以多试验几种蔬菜,这样,我明天再回来一趟,给您送菜种子和塑料布!”
“嘿,老杨,你们快过来,看我给你们带什么好东西了”黎老爷子从村口溜达回来,手里拎著两壶刚从黎洛屿车上取下来的灵泉桃酿,迈著稳健的步子,老远就朝杨老几人吆喝:“別围著实验田转悠了,快来整两个下酒菜。”
杨老听见喊声抬头一瞧,笑著迎了上去:“你个老傢伙,有这好东西早点儿说呀,来,走走走,正好大中午了,该吃饭了,咱们一起走,我去炒两个下酒菜,咱们啊,一起喝一杯!”
“我徐奶奶和裴爷爷呢”
杨老眼神往四周扫了一圈,才悄悄拽了拽黎洛屿的袖子,把她拉到田埂边的老槐树下,压低声音道:“昨儿个后晌,被人接走了,来的是辆京都的黑色小轿车,司机站的笔直,说话客客气气的,一看就是个练家子,后来你裴爷爷在收拾东西的时候,悄悄跟我递了个话,说是京都某位大人物病了,央他过去瞧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