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万历明君 > 第215章 改土归流,用夏变夷

第215章 改土归流,用夏变夷(3 / 6)

因为太过激进,“与时见相抵悟”。

    最后,只有温纯动了心。

    在数日翻阅卷宗,接见西南地方门生故吏,了解地理人文之后,温纯私下会见了陈文遂。

    说温纯是为国谋事也好,说是看上“西南大治,一代名臣”这张名留青史的大饼也罢。

    总而言之,如今给云南巡抚陈文遂以及治理西南国策站台的,就是他温纯。

    在温纯一番慷慨陈词后。

    皇帝仍旧一言不发,不置可否。

    群臣也见怪不怪,这两年皇帝愈发高深莫测,与会时除了开场的提纲挈领外,少有插话的时候,任由大臣们畅所欲言。

    皇帝不发话,申时行只能从工作经验出发,给温纯上压力道:“诸州设流官以后,往往十余年之间,反者五六起,前后征剿,曾无休息。”

    “温总宪,若是强行将西南改土归流,唯恐事有不成、拉锯反复,平白使得国帑失血。”

    “届时,‘浚良民之青血,而涂诸无用之地’的骂名,怕是亦要卷土重来。”

    最后这话看着像前宋士大夫会说的,实际上,这是王阳明对于西南的政见。

    说句自大的话,本朝在亡天下的背景下立国,对于用夏变夷,比历朝历代都看重得多。

    比起将北方蛮族随意迁徙到郡县混居的前汉、惠政过头反使地方胡化的前唐、放任西北被异族整合为西夏的前宋,也只有明朝二祖做梦都想着,将两京一十三省全部儒化为华夏子民。

    但即便如此,开国的锐意一失,后人自然而然就保守起来了。

    面对田氏作乱,成祖皇帝当即发兵五万镇压,建制贵州;可面对广西作乱邀官的土蛮,英宗皇帝当即表示“省我边费,岂惜一官乎”,而后大肆增设土官。

    甚至王阳明这种“夷事通”,也秉持着“流官之无益,亦断然可睹矣”的态度。

    究其根本,还是太难了!

    改土归流,不是说说而已,牵涉土官流官权力之争,事关汉夷风俗差异,地理也限制着朝廷治理区域的延伸。

    设州县之后的十余年里,往往是周而复始的聚众作乱、平叛、诏安、治理、杀官造反……

    可谓是旷日持久,劳民伤财。

    这种亏多吃几次之后,朝官们改土归流的意愿自然大大降低,甚至宁愿学起前宋,拒绝汉化境内领土。

    如今温纯想在这种极端保守的情况下,推行西南大政,最需要说服的,就是殿内同僚们。

    不仅申时行与六部同僚,连皇帝也侧目看来。

    一时间,众人纷纷将目光汇聚在温纯身上。

    温纯自然明白这是过不去的一遭,想将云南巡抚以及他这个左都御史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难度可是一点不低。

    他振作神色,从容应对:“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封建,非圣人意也。”

    话音一落,六部同僚不约而同地看向申时行。

    申时行沉思不语。

    朱翊钧也越发来了兴致。

    温纯这话,看似答得风马牛不相及,实则却是颇为激烈地回应了申时行。

    这是引用柳宗元的《封建论》——有史以来公认跳脱政术

最新小说: 我在大明开超市 王猛传奇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乱世荒年:从打猎开始无限抽奖 升龙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白月光破棺而出 晋末长剑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