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万历明君 > 第139章 捰袖揎拳,进退两难

第139章 捰袖揎拳,进退两难(2 / 7)

p;   “就是!如此不循国朝成例,是何异于古时举孝廉举了自己儿子?”

    国子监学堂内,一众学子嘈杂喧嚷,对今日出现在京城中的揭帖各自抒发自己的看法。

    但人多的地方,自然有不同意见。

    有人批判,自然也有人支持首辅儿子考进士。

    吕兴周拍案而起:“什么国朝成例!我朝哪有这般成例!”

    “早在永乐二年,会元杨相便是辅政大臣杨士奇的侄子。”

    “天顺元年,二甲进士许起便是次辅许彬的儿子。”

    “成化十一年,二甲进士王沂是南京吏部尚书王酒璵的儿子。”

    “嘉靖五年,庶吉士费懋贤是首辅费宏的儿子;庶吉士毛渠是次辅毛纪的儿子。”

    “嘉靖三十八年,吏部尚书吴鹏的儿子吴绍考中二甲进士。”

    “此般例子比比皆是!你们搬弄是非,国朝成例是由得你们随意编的吗?”

    其人面红耳赤,唾沫横飞。

    显然与聚成一团的学子,意见并不相合。

    方才义愤阔谈的学子们,也闻声回头。

    一众学子一看到吕兴周,立刻便有人冷笑一声:“我说是谁,原来是吕相公的长子,也难怪,你为张敬修张目,同样是为自己铺路。”

    “屁股决定脑袋,我们理解你,一边玩去吧。”

    科举必由学校,没有学籍的学子,是没资格参加考试的,无论是乡试还是会试。

    所谓学子,都是有官学学籍的。

    准备会试的举子,要么回省内的州学继续进修,要么就留在国子监修习。

    这也是国子监最正统的出身,称为举监。

    而与之相对的,国子监还有荫监、恩监二种,多是官老爷的子侄,或者以功赏赐的身份。

    虽同为区区一个监生出身,但由于生源不同,二者的立场、观念、主张,都有着天壤之别。

    吕兴周是吕调阳的儿子,见其说话,一众举监立刻为其划好了成分。

    成分不好,甚至懒得与他辩论。

    而自觉好好摆事实叫道理的吕兴周,莫名其妙被无端被折辱,当即怒不可遏。

    他口中也不择言语了起来:“我父为天下兴亡殚精竭虑,为家国陛下鞠躬尽瘁,你们这些蛀虫衰仔,于国寸功未建,享着国朝的恩惠,也敢攻讦我父!”

    “国朝柱石,功勋卓著,恩情你们还都还不完,竟然还想平白褫夺我等考试的资格。”

    “我的公道又何在!?我有罪耶!?”

    跟荫监不同,举监是领钱的。

    除了每年例发的布匹、丝绸、衣服、帽子和靴子等,还会发放子女的衣服两套,米两石等。

    所以才有吕兴周故意戳这痛处。

    这话一出口,一众举监勃然变色,怒气上涌。

    “好胆!汝等天街公卿,其无后乎!”

    不仅是鼓噪。

    已然有人奋袖出臂,跃跃欲试了。

   &nbs

最新小说: 修仙界路人女主 大唐孽子 升龙 你尽管造反,镇压失败算朕输 我在大明开超市 晋末长剑 乱世荒年:从打猎开始无限抽奖 王猛传奇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