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何先生,”最终,他只能化作一句沉重的叹息,
“不要低估了这群东洋畜生的下限,百姓的命比什么都重要。”
他已明白,即便警告送达决策层,他们也未必会信。
何先生和宋先生一样,看似让人敬仰,但也只是让国人敬仰而已,没有任何决策权!
所以,必须打下去!
在这里拖住鬼子!
拖得越久越多越好!
“如果我等牺牲了,沪上光复那天,在四行仓库给兄弟们立一座丰碑吧!”秦天道,
“何先生,保重!”他又补充了一句,说完,缓缓放下了电话。
虽然他猜定鬼子现在不敢使用重炮等,
但也不保准鬼子会不会犯病发疯,
一旦使用重炮和航弹,他和这一千多弟兄将葬身在这里。
“保重!”电话那边,何先生哽咽着,只吐出这两个字,便挂断了。
电话虽通,谁知明日太阳升起时,仓库和守军还在不在?
……
指挥部气氛压抑。
过了好几分钟,
《纽约时报》记者罗伯特打破沉默,
“秦团长,能否让我等在仓库中拍摄一下官兵?还有……您之前说可以用照片佐证日军的伤亡……能否让我们拍摄?”
“另外,我也想知道仓库中的守军具体有多少人?”
“我并无恶意,秦团长,这些照片和信息,会在纽约时报上登报头条,或许会对贵国的抗击侵略有帮助。”
罗伯特谦逊真挚。
秦天审视着他,确认他没有其他企图。
何况,这些也是他想让鬼子知道的。
“罗伯特先生,”秦天淡然开口,
“守军八百人整。”
“至于拍摄官兵日常,完全可以。”
“对于击毙鬼子的证据,”秦天伸手示意,
“请随我来!”
“上官志标!”秦天朝门外喊。
“到!”上官志标应声而入。
“这位姑娘带来了一面国旗!带几个兄弟,咱们一起去升国旗!”
秦天郑重地从杨慧敏背篓中拿出那面青天白日旗。
秦天和上官志标在前,记者团等人在后,朝楼顶走去。
罗伯特等人跟在后面,手中的相机不时对准仓库中的官兵拍摄,同时小声议论,
为何先升国旗?不是去看击毙日军的证据吗?
脚步声和快门声在紧张的气氛中响着。
很快,众人上了楼顶。
刚踏足楼顶,浓重的血腥气扑面而来!
呕!
女学生杨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