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说。
杨卫国心里琢磨着,这八成是赵建设帮了忙——毕竟之前跟赵建设打过不少交道,对方是个念旧情的人。
他松了口气:“行啊,小王能有个好前程,比啥都强。”
接着,他又问起张玉梅的情况。
李怀德在那头解释道:“这丫头不简单,家里是烈士家属。她爸妈以前都是咱们轧钢厂的工人,当年因工牺牲了,厂里照顾家属,让她哥她姐顶了班。”
“那俩孩子争气,都是高材生,现在在摩托车厂当技术员呢。这小丫头当时年纪小,又赶上那阵子风声紧,就先在厂子弟培训班待着,后来才去了子弟学校。”
杨卫国听完,心里一动——这么说来,张玉梅跟甜甜、云峰他们年纪应该差不多,说不定在子弟学校时就认识。
“我知道了,李哥。”
杨卫国说道,“放心吧,不会不给你面子,这丫头看着挺踏实的。”
挂了电话,杨卫国看着窗外,心里对张玉梅多了几分关照的念头。
烈士家属的孩子,那肯定是没问题的。
正当杨卫国在办公室里百无聊赖地翻着文件,张玉梅敲门进来了:“杨厂长,会议室的人都到齐了,您可以过去了。”
“行。”杨卫国起身,两人一起往会议室走。路上,他随口问道:“小张啊,结婚了没有?”
张玉梅摇摇头,声音细若蚊蝇:“领导,还没呢。”
“嘿,都23了,该考虑这事儿了。”杨卫国笑着打趣,“有对象吗?”
张玉梅脸“腾”地红了,头埋得更低,一个劲儿摇头。
杨卫国看她这模样,忍不住道:“你这样可不行啊,动不动就脸红。赶紧找个对象,要不我帮你留意留意?”
“别别别,领导!”
张玉梅连忙摆手,脸颊红得像熟透的苹果,“咱们还是聊工作吧。”
“成,聊工作。”杨卫国憋着笑,不再逗她。
一走进会议室,就见李老、沈老他们都坐在那儿,正低声聊着什么。
杨卫国走到主位坐下,问道:“沈娜,人都到齐了吧?”
沈娜是沈老的女儿,如今在技术科帮忙,她立刻起身应道:“到齐了,杨厂长。”
杨卫国点点头,心里清楚,在座这些老技术员、老工程师,不少人身上还带着过去的“包袱”,再过两年,等平反政策下来,大多会陆陆续续离开轧钢厂,回到更适合他们的岗位。
他必须趁着这有限的时间,抓紧利用好他们的技术,不然以后怕是再难有这样的优势了。
“我们现在开会。”
杨卫国清了清嗓子,直奔主题,“今天的生产计划,大家应该都看过了吧?实话实说,接下来要忙起来了。拖拉机厂、摩托车厂的生产,有没有什么问题?李老,您先说说。”
李老负责摩托车和三轮车的生产技术,他站起身,手里捏着个笔记本:“从摩托车的生产情况来看,问题不大,生产线都熟。但三轮车那边,得重新开一条生产线,设备调试、人员培训都得花点时间。”
“这个我知道,会给你们留足准备时间。”
杨卫国点头,又看向负责拖拉机厂对接的老王,“拖拉机厂那边呢?”
老王推了推眼镜:“拖拉机厂问题不大,产能吃得下,这次订单量不算特别多,保证能按时交货。”
“好,行。”
杨卫国满意地点头,“那各位再和我说说,这几年咱们技术上的成果吧。”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