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半点关系,因为这个时候,陈青云已经来到了大汉的国都许昌。
其实,大宋帝国册封李仁孝为天皇,正是陈青云的手笔。
二十天前,陈青云与李应等人离开太子府,当晚便找到了秋风堂设在兴庆城的暗探,将西夏天皇与太子之间的事,用密件禀报给赵匡胤。
陈青云分析,吴昊此举,铁定要置李元昊于死地,因为有莺莺潜入宫中,吴昊的图谋,必定会得手。
吴昊的背后,便是枕流商会。
从目前的情势看,枕流商会费了如此大的周折,必定扶持皇太子上位。
如果大宋册立了另一个人继任天皇,势必造成西夏皇朝的内乱。
西夏不同于烈炎,烈炎皇朝没有属国,并且国内政治清明,尽管姬眉风的境界低,不会给烈炎皇朝带来内乱。
陈青云与李仁孝有着解不开的仇恨,但陈青云不会让仇恨蒙蔽双眼,只是选择对烈炎皇朝最为有利的方案。
西夏下属各国本来就不服皇朝统治,数百年来小规模的战乱从未停止。
如果皇太子继位,有枕流商会在背后支撑,皇太子肯定能够在短期内稳定局势。
如果册立一个境界很低的天皇,属国肯定不服,战乱将会继续扩大。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既然枕流商会下了如此大的本钱,不会坐视西夏的局势不管,而支持李仁孝的朝中重臣,肯定不会心甘情愿地将大权拱手让出。
你要争、我不让,最后的结局,西夏的内乱,多少年也难得平息。
张宪毫无征兆地出现在西夏皇宫,可知赵匡胤完全接受了陈青云的观点。
张宪的出现,成了压倒皇太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陈青云要做的,也就给西夏皇朝制造点麻烦,却无法直接介入西夏皇朝的事务。
陈青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备战许昌的南派丹王选拔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