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腹领命离去后,周明在县衙正厅来回踱步,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带,眼中不时闪过忧虑之色。
那他为什么忧虑了?
自然是因为心里有鬼!
李逸的怀疑并没有错。
周明这个玉城县的县令,的确不是什么好官,而是一个贪官。
此人在水灾发生之后,不仅没有如同他在李逸面前吹嘘的那样尽职尽责、尽心尽力赈灾救济灾民,反而是趁机大发灾难财。
玉城县三大仓中的粮食,大部分都被他偷偷拿出去高价卖了。
至于卖粮的钱,自然是落入了他与玉城县其他官员的手中。
要说周明这个人,如果客观评价的话,是个贪官酷吏,但也算得上是个聪明人。
他在发灾难财的时候,并没有选择吃独食,而是选择与玉城县的大小官员共享。
虽然他拿了大头,但是其余官员都分到了不少赃款。
如此一来,以他为首的玉城县大小官员们就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
一旦倒卖赈灾粮的事暴露,所有人都得倒霉。
在威慑与利益绑定的双重作用下,整个玉城县的大小官员们,称得上是铁板一块。
所以,周明并不担心手底下的官员有人举报泄密。
现在他担心的,是灾民那边出问题。
原本在他想来,楚王李逸虽然身份尊贵,但毕竟年龄不大,经验欠缺,很容易被糊弄才对。
然而。
有了今天带领李逸查看赈灾点与粮仓的经历之后,周明对李逸生出了极大的忌惮之心。
他有一种感觉,这位年轻的亲王,并不是一个容易糊弄的人。
尽管城中的四个赈灾点,他都提前进行了精心安排,但百密难免一疏,万一被李逸察觉出灾民的情况不对,那就麻烦了。
一旦被李逸顺藤摸瓜查出他倒卖赈灾粮的事,那他就大祸临头了!
这就是他现在感到忧虑,坐立不安的原因。
“今日应当没有露出破绽吧?”
周明在脑海中回想着陪李逸查看赈灾点与粮仓的过程,重点是李逸在此过程中的表现。
便在此时。
脚步声从门外传来,身材微胖的县丞张勇与身着皂衣的县尉刘仁并肩而入。
两人见周明神色凝重,也收起了平日的嬉皮笑脸,躬身行礼:
“属下见过县令大人!不知县令大人召我等前来,有何吩咐?”
“进去说。”
周明抬手示意两人起身,目光扫过一旁始终沉默的主簿孟诚,率先朝着县衙内部走去。
众人进屋坐下之后,周明看着众人,沉声说道:
“今日本县陪同楚王殿下查了所有的赈灾点、以及三大仓,最后还带走了账本。”
“现在我找你们前来,就是要商量一下接下来如何应对楚王殿下。”
“本县怀疑楚王今日已经起了疑心,接下来可能会调查灾民。”
闻言,刘仁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自得:
“县令大人放心!赈灾点的灾民绝不敢乱说话!”
“赈灾点的灾民,每家都有一个人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属下之前就已经警告过他们,谁敢对楚王乱说半个字,他们的家人就必死无疑!”
“那些灾民哪敢拿自己家人的性命赌?所以肯定会老老实实的。”
“很好!”
周明满意地点了点头。
接着,他又问了一句:
“这些灾民的家人现在都在哪里?可有专人看守?千万不能让人跑出来!”
刘仁拍了拍胸脯,向周明保证道:
“县令大人请放心,绝对跑不了!”
“这些人都被我安排在城郊一个隐秘的破庙里,庙里派了咱们的人日夜守着。”
“并且,属下已经吩咐下去了,这些人每天就只能有一碗粥吊着命,他们就算想跑,也没力气跑!”
刘仁的语气之中,很是得意,显然是觉得自己的这个主意很是精妙。
至于这么做是不是太残忍,会不会伤害那些灾民,这些都不在刘仁的考虑范围内。
听完刘仁的话,周明等人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一群低贱的田舍奴,能给他们一碗粥让他们活着,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还要怎么救助?
天天给他们吃白米饭,这些田舍奴也配?
把粮食给这些田舍奴吃多浪费,不如拿去高价卖出赚取钱财。
周明思索片刻,开口对刘仁说道:
“多派点人手去看着城郊那些人,有了那些人质,才能控制城里的灾民。”
“另外,暗中安排一些人在四个赈灾点巡逻,随时监视着灾民,只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