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古代,编撰书籍确实是一条刷政绩声望的有效途径。
比如当年秦国的宰相吕不韦,就用编撰《吕氏春秋》来为自己增加声望。
尤其李逸现在让他编撰的书,大唐没有类似的,以前也没有类似的,那这书就更有价值了。
李泰已经可以预想到,他要是把这本书编撰好,肯定能收获巨大的认可。
他一定能重新成为父皇最爱的儿子!
不仅如此,借着编书一事,他可以正当光明向朝廷要经费、要人,是他发展势力,笼络朝堂大臣的好机会。
“我这二哥,随随便便就帮我想了这么一个立功的好办法,确实是厉害啊!”
李泰此时是真心佩服李逸。
他真是没想到,自己随口这么一问,李逸就给了他这么一个巨大惊喜!
“幸好他在民间长大,对储君之位没什么兴趣,要不然的话,还真是一个巨大威胁。”
李泰又在心中感慨了一句,觉得很庆幸。
这时,他听见李逸开口问道:
“四弟,你觉得我这个主意如何?”
“好!特别好!二哥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心情大好的李泰,毫不吝啬对于李逸的夸奖。
闻言,李逸微微一笑道:
“四弟满意就好!”
“说句心里话,此事意义重大,我本来是想着等在宫中安定下来之后,自己去做的。”
“要不是今日是四弟你问我,换了其他人,我是绝不会说的。”
“因为四弟今日愿意指点我宫中之事,所以我也愿意把这份大功劳让给四弟!”
李逸的表情,非常诚恳。
李逸的语气,无比真挚。
因此,李泰一下就信以为真了。
然后,李泰感动了!
真的感动了!
都说皇家无情,天家无亲,为了那个至高的宝座,皇子们明争暗斗,尔虞我诈。
哪怕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一样如此。
可此时在李逸的身上,李泰感受到了浓浓的兄弟情。
这么一件足以流芳百世的大功劳,就因为他暗藏算计的几句假话,李逸就很爽快地送他了。
这不是亲兄弟是什么?
“我这二哥,可真是个好人啊!”
有这么极其短暂的一瞬间,李泰心中产生了那么一丝丝的愧疚感,觉得自己不该利用李逸的淳朴善良。
但很快,李泰就将这种念头抛在了脑后。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大不了未来等他继承大统之后,对李逸好一点,让李逸好好享受荣华富贵就行了。
“二哥这份情,我记在心里了!”
“来,二哥,我再敬你一杯!”
李泰再度举起了酒杯。
随后,两人又聊了一会儿之后,李逸便以宵禁时间快到了为由,告辞离开了。
等他回到皇宫之后,本来打算直接返回武德殿睡觉,结果被李世民派来的李君羡叫住了。
“二皇子殿下,陛下有请。”
李君羡恭声对李逸说道。
“都这个时候了,阿耶还不睡觉,找我干什么?”
李逸口中嘟囔了一句。
听到李逸这话,李君羡恭声回道:
“回禀殿下,陛下只是令我来请您过去,并未说有何事。”
“不过臣猜测应该是国事,陛下每天这个时候,都是在审阅奏折。”
听李君羡这么一说,李逸倒是想起了一件事。
今天上午他跟李世民讨论青稞酒计划的时候,李世民让李君羡去取吐蕃的使团人员名单。
结果,还没等到名单送来,他就离开了。
所以,这会叫他去,是为了给他吐蕃使团的名单?
想到这里,李逸开口问李君羡道:
“李统领,吐蕃使团的名单,你取回来了吗?”
“回禀殿下,已经取回来了,并呈交给了陛下。”
李君羡回道。
一听这句话,李逸顿时觉得自己应该猜得没错。
跟着李君羡在宫中走了一会儿之后,李逸来到了御书房。
一见到正在审阅奏折的李世民,李逸就嚷嚷道:
“阿耶,都到睡觉的时间了,你怎么还在看奏折?”
“我跟你说,你老这样可不行啊。”
听到李逸咋咋呼呼的声音,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奏折,没好气地说道:
“你喊什么喊,扰人清静。”
李逸走上前,嘻嘻一笑:
“阿耶,可是您让人喊我来的。”
说完,李逸笑容一收,很认真的对李世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