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二弟以前没有喝过,那今日可以好好品鉴一番。”
李承乾一边说着,一边开始亲自动手为李逸煮茶。
他首先取了一块蒙顶茶饼,先在银炙上烤至焦黄,再用玉碾碾成细粉,动作娴熟利落。
待青瓷茶瓯温透,他舀入茶粉,注入沸水。
然后,他从案角螺钿盒中捻起一小撮盐,指尖轻抖撒入瓯中。
接着,他又取过切得极薄的生姜片,挑两片投入茶汤。
看着李承乾的操作,李逸猛然想到,大唐此时的喝茶方式,与他熟悉的喝茶方式有很大不同。
这时,他看见李承乾又有新的动作了。
只见李承乾放完姜片后,又往茶汤中放入了葱、橘皮、薄荷,最后甚至还加入了茱萸、桂皮这两种香料。
加完香料之后,李承乾用竹制茶筅搅拌菜汤,先慢后快,让香料与茶粉充分相融。
“嘶!这特么是喝茶吗?这分明是喝香料汤啊!”
李逸心中倒吸一口凉气。
这种茶,真的能喝吗?
便在这时,李承乾倒了一碗茶汤,让婢女端给李逸。
“二弟尝尝。”
李承乾温声说道。
李逸看着自己面前这一碗混浊的茶汤,感觉有些难以入口。
不过,毕竟是他的便宜大哥,当朝太子亲自煮的茶,还是要给面子。
李逸端起茶,喝了一口。
好家伙!
这味道真是一言难尽!
满口的香料味!哪还有半点的茶香!
“二弟,怎么样?”
李承乾颇为期待的看着李逸,等待着李逸对他煮茶手艺的评价。
“这很难评啊!”
李逸心中吐槽了一句,然后很委婉地回道:
“大哥的煮茶手艺真是高明无比,将各种味道很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说完,李逸在心中默默地补充了一句:
“嗯,就是没茶味!”
为了李承乾劝他多喝,李逸又开口道:
“不过,对我大唐这喝茶的方式,我觉得不是很好。”
“加了各种调料之后,喝起来总觉得茶味被杂味盖过,倒像是在喝汤药,不像是喝茶。”
“我以为,最好的饮茶方式,是‘清饮’,只喝茶的本味,那样才能喝出茶的清香味。”
闻言,李承乾讶然道:
“二弟这话倒是新鲜,自古以来,饮茶之法历来便是如此。”
“这‘清饮’是什么饮茶方式?我怎么从未听说过?”
“哦,简单说来,就是把茶叶丢进去,用沸水直接泡着喝。”
李逸淡淡的回道。
“这怎么行?这多难喝啊,完全是在糟蹋茶叶啊!”
李承乾吃惊无比的摆手道。
听见这话,李逸很想吐槽,就你们这种喝法,才叫糟蹋茶叶好吗?
不过,他也能理解李承乾为什么会这么想。
因为炒茶工艺没有出现,茶叶又不能在阳光下暴晒,因此,茶叶只能在通风的房间里阴干。
这样制出来的茶叶,用开水冲泡,味道确实不怎么好,会有很大的苦味。
于是,人们就选择了添加各种调料的煮茶。
正所谓“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
也就是李承乾刚刚那一套操作。
这种喝茶的方法,从三国时期就有了,一直流传到如今的大唐,都是最主流的饮茶方式。
区别是平民人家加不起昂贵的香料,只能加点葱姜盐什么的。
得等到晚唐的时候,才会在局部地区出现了炒茶工艺的萌芽。
不过到了宋代,可能是炒茶工艺不成熟,人们的饮茶方式走了回头路,又开始采取往茶里面添加各种小料的煮茶方式。
直到明朝的时候,才有了能够很好保留茶香的炒茶工艺,然后清饮这一饮茶方式变成了主流。
想到炒茶这事,李逸看着满脸震惊的李承乾,笑着回道:
“只需要对茶叶进行一些特殊处理,便不会难喝。”
“我回头处理好之后,送大哥一些,到时候大哥可以好好品尝一下!”
“相比煮茶,泡茶清饮会更有一番风味。”
“那我就期待二弟的茶叶了。”
李承乾同样笑着回道。
他今日找李逸前来,不是为了讨论饮茶方式的,自然不会在这方面与李逸争论。
“二弟,听说你昨晚住在了武德殿,是以后都要住在武德殿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兄弟两人就离得很近了,以后可要多走动。”
李承乾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