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隋文帝开皇三年开始,朝廷就废除了盐铁官卖政策,开始允许百姓经营盐铁。”
“不论是冶铁,还是制盐,都是以民间为主。”
“而这个民间,并不是民间的普通百姓,而是门阀世家!”
“也就是说,盐铁这两个暴利行业,早就已经被门阀世家控制了。”
“朝廷想要实行盐铁专营,那就是要从门阀世家手里强行抢钱,必然会遭到门阀世家的疯狂反对。”
“以大唐目前的情况,为了朝堂稳定,还不能推出盐铁专营。”
李逸换了一个稍微委婉的说法。
但归根结底,还就是李世民没办法在保持朝堂稳定的情况下,摆平所有的门阀世家。
如果盐铁生意只是涉及一两家门阀世家,那李世民自然不会有所顾虑。
但问题是,因为盐铁生意,尤其是制盐的生意,太暴利了,所以许多门阀世家都涉足其中。
俗话说,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
如果朝廷要实行盐铁专营,要面对的,就是等众多门阀世家的联手反对。
其中,就包括关陇门阀与山东士族这两股最大的朝堂势力。
虽然这两者是对头,但面对盐铁这两种关乎两者利益的暴利生意,他们一定会拿出共同的态度。
甚至,就连李世民的大舅哥长孙无忌,都得跳出来反对。
因为长孙氏是大唐的冶铁行业巨头之一,冶铁生意是长孙氏的重要收入来源。
说得直白一点,李世民要是在朝堂上提出这事,估计绝大多数官员都会反对。
没办法,朝堂之上,出身庶族或者平民家庭的官员,还是太少了。
总之,大唐朝廷如今不实行盐铁专营,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什么不与民争利,都是借口而已。
都是门阀士族用来赚大钱的生意,哪来的民?门阀士族也能叫民?
听完李逸这一番话,李世民确认了,李逸确实很清楚其中的内情。
然后,一股恼意涌上心头。
“你既然知道得这么清楚,为什么还让我实行盐铁专营?”
“难不成,是故意用这件事来消遣我?嗯?”
李世民眯着眼睛盯着李逸,语气不善地说道。
要是接下来李逸不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他就会让李逸知道什么叫棍棒底下出孝子!
看李世民有发毛的趋势,李逸赶紧开口摆手道:
“阿耶,我哪敢消遣你。”
“我提盐铁专营的事,是有原因的。”
“朝廷虽然不能强行推行盐铁专营的事,但是可以用正规的商业手段把生意从门阀世家手中抢过来。”
“如此一来,朝廷既可打压门阀世家,又可增加收入,岂不是一举两得?”
“此事哪有你说得这么简单?”
李世民摇了摇头,然后解释道:
“门阀世家从事制盐生意多年,许多盐场都在门阀世家手中,并且最好的制盐方法也在他们手中,想要从他们手中抢生意,太难了。”
说完,李世民叹了一口气。
以前他也想过兴办官盐,但是确实竞争不过门阀世家们的私盐。
看着叫难的李世民,李逸笑了笑,开口道:
“阿耶,如果我有办法制造出更好的盐,并且成本连门阀世家制盐的一半都不到。”
“你还会觉得此事难吗?”
“此事当真?”
李世民激动地一下站了起来。
“当然当真!”
李逸没有半点犹豫,斩钉截铁地回道。
得到肯定的答案之后,李世民更激动了:
“好!”
他不怀疑李逸在说大话。
因为李逸之前已经发明了诸如活字印刷术、曲辕犁等很多东西,他相信李逸有这个能力。
便在这时,李世民听见李逸问他道:
“所以,阿耶你要不要与我合作做这门盐生意?”
闻言,李世民愣了一下:
“你不是要把制盐方法贡献给朝廷,而是要跟朝廷合伙做盐生意?”
以前活字印刷术、曲辕犁等,都是李逸无偿奉献给朝廷的,他还以为这一次也一样。
没想到,李逸居然是要跟朝廷合伙做这门生意。
李逸装出一副很是惊讶的模样,反问道:
“阿耶,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这可是赚大钱的生意,我怎么可能白送给朝廷?”
“要不是为了替阿耶你分忧,这生意我自己就可以做,连跟你合作都没必要。”
李逸这一番回答,很是义正词严。
开玩笑,制盐在古代,可是绝对的暴利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