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头老百姓,这么关心这事干嘛?”
“难不成,你还想去吐蕃做买卖啊?”
李逸跟李世民开了个玩笑。
李世民摆了摆手道:
“我可没那个想法,就是对这东西感到好奇而已。”
“这样啊,那我就满足下秦叔你的好奇心。”
说话间,李逸打开了脑中AI,快速查了一下。
他虽然知道红景天,但李世民问的这两个问题,在他的知识范围之外。
须臾间,AI便给出了答案。
“红景天在吐蕃,被当地人叫做‘扫罗玛布尔’,根粗壮,直立,根颈短,先端被鳞片,叶疏生,长圆形至椭圆状倒披针形,花序伞房状,密集多花。”
“优质的红景天,在太阳照耀下,颜色会非常红。”
李逸照着AI给出的答案念了一遍。
李世民将这些信息牢牢记在了心中。
也幸好他现在才三十多岁,记忆力没有衰退,才能把这些内容记下。
后面的形状描述记个大概就可以了,重点是吐蕃人把红景天叫什么,知道这个名字之后就方便去寻找了。
虽说李逸不保证这个办法一定有用,但终归是一个有可能的解决方案。
“我儿真是见多识广!”
心情好了几分的李世民,在心中称赞了李逸一句。
接着,他带着一些期待开口问李逸道:
“除了服用红景天治疗高原反应之外,你觉得还有别的方法能对付吐蕃吗?”
“逸儿又不是朝廷的官员,怎么会关心这些事?”
长孙皇后插了一句嘴。
说话间,她没好气地看了李世民一眼。
在来的路上,她也与李世民交流了一番吐蕃的问题,知道因为高原反应的存在,为吐蕃提供了天然的保护,让吐蕃这个国家变得很难缠。
还知道李世民与房玄龄、魏徵这两位朝堂重臣已经商议过对付吐蕃的事,结果是毫无办法。
只能按照李逸提出的“吐蕃威胁论”之中的建议,用吐谷浑锁死吐蕃的发展空间。
这种情况下,长孙皇后觉得,李逸能想到红景天这个有可能治疗高原反应的药材,为大唐对付吐蕃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已经很厉害了。
所以,李世民这时候还要让李逸再想一个对付吐蕃的办法,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被长孙皇后瞪了一眼后,李世民讪笑一声,觉得自己太冤了。
他真没有故意为难李逸的意思,反而是对李逸充满期待,才会问出这个问题。
这时,沉思片刻的李逸突然开口回道:
“别说,我还真有一个兵不血刃的办法,不过就是得花不少钱。”
“说来听听。”
李世民双目发亮,迫不及待地追问道。
他真没想到,自己随口一问,竟然还有意外之喜。
至于李逸说的要花不少钱,这在他看来,不是什么大问题。
派大军攻打,不是也要花很多钱吗?
总之,只要能解决吐蕃这个威胁,钱不是问题。
一旁的长孙皇后也是惊喜无比地看着李逸,她同样没想到李逸还能找到一个新办法。
而李逸这时候,有点找回了穿越前键盘论政的状态,兴致盎然地问李世民道:
“秦叔,你知道‘齐纨鲁缟’吗?”
“这我当然知道。”
李世民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
他作为一国之主,对于这种史书上的知名事件,自然是知晓的。
所谓的“齐纨鲁缟”,是春秋时期,齐相管仲为了收服鲁国想出来的一条计策。
其大概内容,李世民也记得。
首先,管仲下了一道命令,要求齐国人的衣服不能穿齐国的纨布,而是要穿鲁国的缟布。
如此一来,来自鲁国的缟布,就会快速涨价。
而在出台这一政策的同时,管仲还禁止齐国百姓织缟布,却对鲁国大行方便,让鲁国缟布可以顺利无比地卖到齐国来。
管仲这些政策一推出,鲁国的缟布不但能够轻轻松松卖出,而且还能卖出高价钱。
随后,管仲派人到鲁国大肆宣扬织布能赚大钱。
而鲁国人得知织造缟布的利润丰厚之后,自然而然全都跑去生产这种缟布。
至于其它一切生产,他们都不做了,其中就包括了种粮。
时间一长,就带来了一个后果,那便是鲁国本国的粮食变得缺乏,不过鲁国人吃,需要从齐国买进来。
但对于这种情况,鲁国从朝堂到民间,从上到下,没谁觉得有问题。
原因很简单。
因为生产缟布能赚更多的钱,而有钱就可以从齐国买粮食,所以鲁国人